1)第二一八章 二徒弟_四合院:我是杜守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了个忙碌的礼拜天,时间来到了四月二十二,礼拜一早上。

  “叮,宿主今日签到奖励为‘老边’三鲜饺子X2000。”

  看到空间里多出的两千盘饺子,杜守义糊涂了。

  ‘老边?似乎听说过,那是家老字号?而且一下子给这么多是什么意思啊?’

  也怨不得杜守义,前世他妈是包饺子的好手,那手艺是在做姑娘时候就从‘大清花饺子’胡家学来的,是最正宗的满人饺子。

  胡家打多尔衮那时起就有,先是往宫里提供酒水,后来更是以‘大清花饺子’名誉京城。到了慈禧办满汉全席时,菜单里的‘三鲜饺子’,‘蒸饺’,就是由胡家提供的。

  家里有这么份手艺,杜守义哪用得着上外头吃饺子去?所以他对京都内外的饺子界真是两眼一抹黑,就只知道个‘胡家’。

  边家饺子落足沈阳,现在还未进京。但它在东北地区可是一家‘名声显赫’的百年老馆。

  同治年间,边家小饺子馆传到了它的二代继承人边得贵手中。这位‘二世祖’可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他把传统饺子的生肉馅改成了熟肉馅。

  就是不用生肉直接入馅,改用先把肉糜煸透,再加高汤煨干入味,拌入料油,然后再加各色蔬菜拌成馅料。

  这种独树一帜的‘煸肉馅’一下把边家饺子的招牌给打响了。秘方一代代传承下去,直到一百多年后,边家七八代的后人都能享受到这位二世祖的遗泽。

  边家饺子的故事杜守义并不清楚。关上了空间后,他继续躲在小料房看起了报纸。

  这一个多月来,各种大大小小的报纸上,关于小诊所的报导有三篇,关于厂里的报导有两篇。在这个时代能以正面形象上报纸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可以预见,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报导还会有,街道和轧钢厂各项荣誉能拿到手软。

  这种‘欣欣向荣’的局面背后似乎有大领导的影子,这是杜守义事先没预料到的。

  几番权衡之后,他把自己又‘藏’了起来。上班就在小料房里一猫,回家后往后院一躲,要不是出诊基本不露头。这个状态和后世明星有些相似,除了工作以外,狗仔粉丝都找不到他。

  午休时,他提着满满一网兜的饭盒来到了金贝勒小院,工人师傅这两天很辛苦,需要好好犒劳一下。

  一进院门他发现李奎勇也在。

  “你怎么没去上课?”

  “刚放学,我来看看有什么能帮忙的。”李奎勇恭恭敬敬的答道。

  “那正好,你帮着张罗下,中午和师傅们一块儿吃饺子。”说着他把手里的网兜递给了李奎勇。

  和李奎勇没什么好客气的,他已经是自己徒弟了。

  昨天送建国他们去跤场的时候,正好张发奎也在。在他和乌老爷子两个撮合下,杜守义受了李奎勇三个头,收他做了二徒弟。

  当

  请收藏:https://m.ht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