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七章 徐伯伯(二)_四合院:我是杜守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肯定,眼前的这四道菜就是出自罗大师之手。

  大师就职燕京饭店,离这里不算远,可杜守义是如何请到大师亲自上门,为他做这道‘轰炸东京’的?他是怎么做到的?

  他想了想问道:“小杜啊,今天做菜的大师傅可能是我的旧识,能不能请他出来见一面?”

  杜守义有些傻眼,他想了一下实话实说道:“抱歉,徐伯伯,我和这位师傅素未谋面,恐怕请不动他。”

  “哦,没关系。只是今天的菜让我想起了以前在重庆的日子,一转眼离开那里有七八年了,呵呵,年纪大了就容易怀旧啊。”

  杜守义笑着客套了两句,把这件事带了过去。不过有了这桩小插曲,饭桌上的气氛活跃了不少。

  饭后徐伯伯想和杜守义谈谈,对他有个全面了解。

  徐伯伯长期从事工业和经济工作,这是杜守义穿越以来遇到的第一个‘同行’。尽管他尽力压着,但无意间还是漏出了很多东西。有些东西绝不是平民老百姓会知道的,甚至中高层干部都未必明白。

  等到徐伯伯告辞时,他在心里已经有了个很明确的判断:小北的这个对象绝对和上层有很深的关系。

  这不单因为今天他所见到的这些家具、菜肴,或者是劳力士的问题,还牵涉到视野、格局和见地。这些是装不出来的。

  杜守义是从战略高度在考虑问题,对城市和农村的情况都有很清醒成熟的认识,这绝不是一个工厂电工能办到的。

  杜守义很多时候的欲言又止,含混带过,反而让徐伯伯更坚信了这一点。因为他避开的都是敏感问题,这样的增值嗅觉,也不是普通人该有的。

  徐伯伯和顾玲姐妹在京都就认识,他还是顾玲的革命引路人。顾玲此时正在电话旁等着,她很想听听这位老大哥的意见。

  徐伯伯想了想,觉得有些问题在电话里谈不安全,他索性和顾玲约好,又做了次登门拜访,因为他今天可以明确地给顾玲答疑了。

  送走了徐伯伯后,杜守义如释重负。后来这一两个小时的谈话,给他的压力不是一星半点。

  他的每一句话说出前都要考虑再三,因为眼前这位是工业和经济方面的专家,糊弄不得。他感觉当年的硕士答辩都没这么累。

  龚小北倒是很高兴,后来的谈话她完全插不上嘴,但看到徐伯伯和杜守义,完全像是平辈般在有来有往的交流时,她心中的那份骄傲怎么也止不住了。

  今天不用去大院,看时间还早,两人索性到北海公园去逛逛。

  看着公园里秋高气爽的景色,想到杜守桂今天要受的罪,这份反差让杜守义忍不住笑出了声。

  “你笑什么呢?”

  “呵呵,没什么,想起守桂了。她的那位范老师可真是能人,竟然能给她争取到医学院的解剖课。这可真是没想到。”

  “你说这老师也真是的,怎么安排守桂去上这种课?她昨天可吓坏了。”

  “正相反,守桂这次运气太好了。解剖是每个好医生都要过的一关,不把人体搞清楚,她怎么给人看病?

  你不用心疼她,等过两天回来,她心理这关就过了,守着大体老师吃面条,那对医学生来说只是平常事。”

  “啊?还有这事儿?”

  “当然了。就是守桂上这课偏早,有些浪费了。”

  其实范老师何尝不知道偏早?只是她的一位相交甚笃的师弟今年正好代一年解剖课,错过了今年以后还不知道有没有这个机会了。时间上赶巧了,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杜守桂昨天回来吓得都快哭了,杜守义和她单独谈到很晚。他们谈了什么龚小北不知道,只知道今天一大早,杜守桂信心十足的回学校去了。

  请收藏:https://m.ht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