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六十八章 贾诩释疑(上)_三国之老师在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脱离了“民”的身份,成了“士”的阶层。

  一旦成了“士”,他们不仅能提高自己的身份,还能惠及自己的子孙。

  这对那些有些文化。但是却又没有什么根基的人,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既然如此,那,那些人为什么不来呢?

  和荀氏叔侄不同,贾诩在听完曹操的叙述之后,用眼角的余光看了郭嘉一眼,眼神中流露出一丝鄙夷之色。

  因为贾诩可是知道这个计策出自于李知之手。

  而李知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当初李知在招贤的时候要求太高。

  而那些符合要求的世家之人又不愿意理会李知,所以李知的那个招贤令才会成为了笑话。

  贾诩没想到郭嘉竟然将招贤令的要求降低了。

  虽然如此确实能招揽不少的人才,但是那些人才皆都是小才。

  而且,那些人也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很难统御。

  虽然贾诩不是出自于世家,但是他却有自己的傲气。

  他有些瞧不起那些吏民之才,所以他在听到郭嘉想把那些吏民之才收为己用的时候,才会流露出一抹鄙夷之色。

  不过,这不关他的事,所以他立刻便收起了自己的神色,眼观鼻、鼻关心的沉默起来。

  荀氏叔侄思索了许久之后,也没想出是什么原因。

  所以,荀彧在苦笑了一声之后,对着曹操试探问道:“孟德兄,你发布招贤令的时候,是否将所有的治下之地都发布了?”

  “当然”曹操点了点头之后,说道:“某家不仅在自己的治下发过招贤令,就算是行之贤弟那里,某家也拜托他发了无数的招贤令。”

  “这……”荀彧和荀攸两叔侄听到曹操的话语之后,对视了一眼,皆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纳闷。

  既然曹操发布了这么多的招贤令,那不可能没有人来投靠他啊!

  就算是曹操的出身不好,但是他最少也是一州州牧,为什么没人来投靠他?

  实在是想不通的荀彧,思索了一会儿之后,皱着眉头问道:“孟德兄,你最近可有做过什么伤民心之事?”

  曹操听到荀彧的话语之后,知道荀彧是在怀疑自己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所以才导致没人来投靠自己。

  所以,他翻了个白眼儿之后,没好气的说道:“文若,你难道还不了解某家吗?某家能做什么伤民心之事?!

  某家刚接手徐州,连徐州之内的事物都没有整理清楚,哪有时间去祸害平民?

  而且,就算是某家伤了治下之民的心,那行之贤弟那里呢?

  某家能不能隔着这数百里地,伤到行之贤弟治下之民的心吧?

  再有,袁术将自己的治下弄的天怒人怨都有许多的人才去投靠他,为什么到了某家这里就行不通了?!”

  说到这里之后,曹操满心的委屈和不忿。

  他自觉自己也算是一个治世之能臣,绝对不会让自己的治下平

  请收藏:https://m.ht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