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零一章 昌黎第四战(1)_借天改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左应选忽然想起了远方的女儿,比眼前的女童要大一些,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再见到她。

  他的思念之情一闪而过,马上他转身问身后的衙役道:“乡兵家属的供应不是加倍的么,你们去查查,是那个粥点不按规矩办事。”

  “县尊,不是这样的,是老身领完粥,摔了一跤,因此今天的粥就少了。”那名老妇人见县尊误会,要去查施粥的人,连忙解释道。

  左应选一听,沉吟了一会,叫过一个衙役,让他去取一碗粥过来,然后他问老妇人说道:“老人家,您就一个儿子么?”

  “是啊,老身就这么一个儿子,他媳妇在城外就失散了,怕是凶多吉少。”老妇人说着有点伤感,但在县尊面前,强行压抑着,不敢表示出来。

  小女童没听懂媳妇是什么意思,一边看自己的奶奶,一边又去看这位和蔼的县尊叔叔。

  左应选听完后转身再次对身后剩下的一个衙役道:“你去传令,把他儿子从乡兵换为民夫,他家属的口粮供应不变。”

  衙役听完,问得姓名就跑去传令了。

  老妇人知道县尊是因为担心自己儿子战死的话,就没人能照顾自己和林月,她感激地想再次拜谢,还是被左应选拦住了。

  第一个衙役很快就端回来一碗粥,给了老妇人。那位小女童一见,不再看左应选,大大的眼睛就盯着那碗粥看。

  左应选没再待这里,摸摸女童的小脑袋,就开始继续巡查。

  他一边走一边想,要是战事持续下去的话,粮食更要不够,城里的老弱幼童就危险了。哪怕只有一丝的希望,也得派人出去求援军才行。

  想到这里,左应选不再往前走,转身回去城头,他去找石国柱商量,准备把这个想法跟他说说,选出人来派去求援。

  左应选还未到城墙上时,警钟响起来了,听声音,这是找他的警钟声音。不知道城头上发现了什么情况,他连忙加快脚步,往城东方向的城头而去。

  上了城头,左应选发现已经有一伙穿红色战袍的建虏等在城外。防守此段的乡绅看到左应选,就走近汇报道:“这些鞑子是来问何时开城门投降,并要求见昨日来劝降的李应芳。”

  建虏不是傻子,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相信能劝降昌黎。现在靠此策已拖延了一日,而且人已经被自己杀了,再去对话已无必要,就让建虏知道昌黎的决心!左应选想到这里,让人把李应芳的头颅丢给城外的建虏。

  岱松阿没有多话,拿着李应芳的头颅,回大营禀告代善去了。

  左应选知道建虏劝降无望之后,马上就要开始攻城,就下令全城戒备。

  果然没过多久,昌黎城外几个鞑子大营开始涌出成千上万的鞑子,彻底包围了昌黎县城。

  左应选来到昌黎最高处的箭楼上,看到攻城的鞑子犹如蝗虫一般密密

  请收藏:https://m.ht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