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一十八章 昌黎战的意义_借天改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崇祯皇帝听了稍微一愣才同意道:“好,朕知道了。”

  说完之后,看钟进卫不再说话,就知道这事已告一段落。

  此时,经过钟进卫这么插了一杆子事,崇祯皇帝的心情不是那么沉重,就感觉到了肚子饿。

  他看看天色,就对钟进卫和温体仁道:“时辰已过午时,两位爱卿就陪朕一起用膳,之后还有事要议。”

  他俩一听,知道是什么事情,就一起对崇祯皇帝道:“谢陛下赐宴。”

  和之前一样,崇祯皇帝让人直接在文华殿内摆膳。因为牵挂着朝局,所以都匆匆用完了膳。

  等到收拾午膳的内侍退出去后,崇祯皇帝就把话题转到了当前的朝局上,对钟进卫说道:“钟师傅,朕匆忙派人传你回来,所为何事,你知道了么?”

  钟进卫一听,想着终于说到正题了。这个事情不是很好处理,原本想昨晚好好想想,结果一下就睡得跟死猪似的。

  他之所以先说昌黎的事,第一个是怕反腐的事情讨论下去太沉重,不好解决,就先说昌黎的事。

  第二是可以借此机会,活跃下气氛,顺便给自己多一点时间考虑。

  但现在的脑子还不是很清晰,只能一步一步分析了,这也正是钟进卫在后世所擅长的事情之一,业务需求经常需要梳理,理着理着就会清晰起来。

  钟进卫看看温体仁,然后回答崇祯皇帝道:“陛下,臣昨晚回到勤王军大营后,孙大人有和我说过一些,但不是很详细。”

  崇祯皇帝一听,对温体仁说道:“温卿,你先把汇总起来的那份腐败奏章给钟师傅看看。”

  这份奏章是温体仁刚整理出来的,因为涉及到的人太多,有的位居高位,甚至是宫内之人,为避免供状上的内容扩散,崇祯皇帝就让温体仁一个人把各处汇集过来的供状重新整理成了这份奏章。

  这两天各处衙门都瘫痪了,做不了什么事情。大明第一、第二人急得没法,想起钟进卫来自后世,说不定有方法,就急忙传了回来。

  钟进卫来之前,崇祯皇帝和温体仁两人还在就这份奏章上的内容进行商议,只是一直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些人为好。

  钟进卫从温体仁手里接过来一看,长长的一份名单,写有人名,官职,腐败的简要内容和金额。

  他细细地看起了这份名单,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有些他熟悉的人也有包括在内。(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ht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