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九十章 建虏求和_借天改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让他们说和就和了。还想仿照蒙古,要大明皇帝的册封,真是想得美!

  不要看建虏一下割让那么大的面积出来,其实这些地区就是渤海湾的突出地带,都是沿着海岸线的。建虏面对大明水师的骚扰,防守很是吃力,直接割了对他们反而是减轻了负担。

  另外从去年开始的几次战事,都冲着建虏的粮食等物资而去,特别是沈阳破袭战,更是烧了建虏腹地的不少粮食作物。

  现在建虏物资紧缺,要求大明开互市,显然是为了他们自己救灾。

  钟进卫想到这里,还是暗暗佩服皇太极的远见。

  他知道皇太极应该是看到新军对建虏的优势,虽然现在建虏还有一战之力,但皇太极却预料到了将来会出现的情况,从而采取了这个和谈的措施。

  钟进卫不知道,皇太极的出招,还不止他想得这些。

  不过他现在只是在一边冷眼旁观,并没有马上发表自己的看法。

  他记得在历史上,是大明被建虏打得想和谈,但最后没有和谈成。现在因为自己的出现,建虏被大明打得想和谈。他想知道,这个和谈如果自己不干涉的话,究竟会不会成功?

  朝廷现在手中有几个钱,因此宫中的用度并没有以前那么省了。这次的会议又很重要,因此文华殿内多处地方都点着烛火,把文华殿映得很亮。

  也因此,文华殿内虽有视力不佳者,但却没有受到光线的影响,很快就都看完了孙承宗的奏报和奴酋皇太极的国书。

  “诸位臣工,尔等是何意见?”崇祯皇帝见底下臣子都已看完了,就马上问道。

  “陛下,辽东原本就是大明国土,建虏也为大明臣子。但建虏杀我百姓,占我土地。现在大明强大起来了,就来求和,还妄想册封为王。臣以为,决不能同意。”工部尚书徐光启首先表态,一脸的激愤。

  户部尚书毕自严一听,眉头一皱,也出列说道:“话不是这么说,打仗是要费钱的。中兴侯在白天的时候也已说了,建虏的实力很强,如果错过这次机会,建虏和大明死磕下去,一是能什么时候打赢不知道,二是又要为此牺牲我大明无数的将士,浪费原本不多的钱粮。这些事情,朝廷也必须要考虑才是。”

  钟进卫听得无语,他听得出来,毕自严对建虏的和谈是心动了,甚至还把自己之前的说法也搬了出来,作为他的论据。

  钟进卫想开口,但转念一想,还是先忍住不说。

  崇祯皇帝听到两种意见,也知道这是在情理之中,就再问道:“其他臣工的意见呢?”

  温体仁作为百官之首,他是一定要发表意见的。只听他说道:“臣以为,打得赢就打,不用理会这和谈。打不赢,或者打得时间太久的话,再和建虏谈条件,争取一个对大明最为有利的条件。”

  崇祯皇帝一听,就把头转向钟进卫,想问他意见,看能否打赢建虏,多久打赢建虏?

  可当他看过去的时候,发现钟进卫就盯着地上,老神在在,好像是在想着事情。

  崇祯皇帝见此就没有打扰他,转头看向兵部尚书杨鹤道:“杨卿,你以为和建虏的战事能在短期内结束么?”

  杨鹤看看周围的同僚都注视着他,好像他的回答将决定和谈不和谈。他也是官场的老油子了,那会轻易就下如此重要的结论,马上就回答崇祯皇帝道:“陛下,臣以为,此事还须中兴侯来答最好。对辽东战事的熟悉,对建虏的了解,都以中兴侯为最。”(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ht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