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九章 断人财路_借天改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厢房中的火烛。

  然后把毡帽摘了下来,放到了一边的衣架上,坐一边等着干爹的到来。

  没多少功夫,一个头发有点灰白,盘着的发髻上插着一根白玉簪子的人踱步进来,顺便还自己关上了门。

  王宣一见来人,就跪了下来道:“给干爹磕头了。”

  “起来吧,这么冷的夜,过来是何事?”来人在厢房堂中的正位坐下道。

  “干爹,今日是儿子在殿中当值,听到了一些消息,和干爹有关,特来禀告。”原来这个王宣就是白日有异常举动的那个内侍。

  “嗯?”

  “干爹,那个中兴伯,今天跟陛下说,要按城外勤王军的汰兵之法整顿京营。”

  “什么?你听清楚了,什么时候开始?”这位干爹一下从椅子上站起来,显得对此消息很是震惊。

  “皇上说是暂缓,并且说要让中兴伯在此事上出大力。干爹,您掌管着京营,要是真要如此整顿,咱们的油水可就没了。”

  原来这位王宣的干爹就是执掌京营的司礼监太监李凤翔,他听到不是马上就整军,就暂时放下一颗刚提起的心,缓缓地坐了下去。

  京营历来是他和保定侯梁世勋轮流掌管的,里面的大小将官都是他们俩的亲信。可以说,京营就是他们俩的一亩三分地,谁想动都要先问问他俩才行。

  他之所以如此紧张这个消息,缘由就是,京营是他们的一个最大的财源。军饷的冒领是一个发财之路,喝兵血也是一个发财之路,把京营的兵丁拉出去白干活还是一个发财之路。

  之前为糊弄崇祯皇帝,就只有一小部分人会有训练,而且训练重在摆架子而已。所以崇祯皇帝虽然知道京营有问题,却没意识到整个京营都烂了,现在只怕是就能欺负下老百姓而已了。

  王宣也是从这里面捞有好处的人之一,白日听到要被人断财路,当然是不甘心的。李凤翔对王宣点点头,表扬道:“这次,你做的很好,此事我会记住的。”

  王宣一听,忙又跪倒拜谢道:“多谢干爹,儿子是气愤那个中兴伯竟然敢插手咱们的地盘,儿子以为,要让他受点教训,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李凤翔听完王宣的建议,想了一会,透着一股阴冷,缓缓地道:“这个中兴伯,突然崛起在大明官场,他想帮皇上,咱不拦着。但要动到咱家的头上,而且还是咱们最大的钱财来处,咱家就不能不管了。”

  想了想,又对王宣说:“保定侯可知此事?”

  王宣摇摇头,讨好的说道:“干爹,今日下午才有此事,儿子是第一时间前来向干爹禀告,保定侯怕是不知。”

  “好,咱家已知此事,你先回去,和平时不要有两样,免得被人察觉你的事,犯了皇上的忌讳,到时谁都救不了你。”李凤翔叮嘱王宣道。

  “多谢干爹提醒,儿子定当小心

  请收藏:https://m.ht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