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43章:东林降清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那就得走一步看一步了。

  在积蓄到足够强大的力量之前,崇祯还不打算与东林撕破脸皮。

  不过从驾临南都伊始,便要着手准备起来,首先便是接管厂卫。

  由被某逆子称赞有加的王承恩,继续担任权力最大的司礼秉笔掌印太监。

  东厂则是让高宇顺负责,内厂由田有为负责,这三人是崇祯最为信任的亲随伴伴。

  鉴于韩赞周投靠自己之后的恭顺表现,想到这厮对本地情况较为熟悉,崇祯便给了其一份天大的美差——矿监!

  由于既不用向盐商要银子,也无须对他人矿井进行收税,只是要新开马鞍山铁矿,故而韩赞周便立刻答应下来。

  马鞍山铁矿被崇祯视为今后内帑的主要来源之一,务必要安排心腹才能放心,韩赞周能管好便可。管不好,甚至中饱私囊,那就脑袋搬家。

  虽说两淮有煤矿,江西有钨矿,可最大的那块肉毫无疑问,便是蕴藏一百亿石铁矿石的马鞍山了。

  每石熟铁按照净赚一钱银子计算,卖掉一百亿石也能赚到十亿两之巨!

  一年只开采其中的百分之一,便是能落袋一千万两银子!

  当然开采初期不会如此乐观,起码三五十万两应该是有的。

  往后马鞍山岁入五十万两,两淮煤矿岁入四十万两,江西钨矿岁入十万两,合计一百万两。

  这笔钱就可以养活勇卫营了,从其他渠道得来便能用来充抵后邸花销了。

  原本崇祯还想着拉上勋贵一起做这档子生意,只是自己没忍住,直接将一堆勋贵给办了。

  这还如何继续一起玩耍?

  想开发马鞍山,要么拉上江南富绅,要么亲自上阵。

  将数十万两银子分给那群偷税漏税之徒,崇祯是决计不乐意的,于是决定先自己试试,不行再另想对策。

  根据离京之前与那逆子的约定,南廷每年须向北廷提供五百万两银子和五百万石大米。

  大米倒是好说,容易筹得,想要岁入五百万两银子,就相当的困难了。

  这还得是刨去南廷各项支应之后的支出,否则是决计不够数的。

  即便崇祯自掏腰包,拿出一百万两银子,也有四百万两的缺口,差额大得很!

  今年抄了一堆勋贵,将金银以及其他值钱的物件包括房契、地契都算上,倒是能达到这个数额。

  但是明年呢?

  勋贵都没了,还如何筹集五百万两银子呢?

  若是南廷当真无力达到如此岁入的话,那就只能向盐、铁、布、瓷、茶等行业的商贾下手了。

  当初说是自行管理南直隶、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这八地,但福建是郑芝龙的地盘,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余下七个地方,云南、贵州、广西皆为穷地,税收能到五十万两都可放鞭炮来庆祝了。

  能让崇祯指望上的便是南直、浙江、广东这三地了,每地至

  请收藏:https://m.ht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