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911章:十万倭兵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多武士都为自己置办了一整套新盔甲,由于可能还会出国征战,马匹难以运输,不少人都没有买坐骑,留着钱给家人改善生活。

  更有甚者直接在太子的特许下,买了两块铁板,带回去让本土的铁匠加以整合,变成一副倭式甲衣。

  因为武士们都是内行,看到大明新式甲衣超强的防御能力,便动了心思,不过倭国根本造不出来一整块的胸甲,便只能在大明这边购买。

  经过实战检验,武士们都认为大明的甲衣才是真正的甲衣,即使在十步之内,用穿甲箭头都全然射不穿其正面。

  大名们在看过之后,也乐意掏钱采购,一切保命道具再贵也是值得的,命都保不住,要钱何用?留着陪葬?

  除此之外,大名们特别热衷于购买大明出产的高级坐便器,坐上去出恭真是一种无以伦比的享受。

  能与坐便器并驾齐驱的,便是沙发了,只是由于数量有限,在倭国市场上一直处于有价无货的状态。

  新式油灯则是另外一种炙手可热的畅销商品,光是尚未装船运往倭国的订单就高达万盏之多。

  几乎所有大名经过这番经历,都摇身一变就成了实打实的二道贩子,只要能赚钱,他们便乐此不疲。

  尤其是那些封地十分糟糕的大名,囊中羞涩又要养活麾下的大量武士和足轻,故而都在挖空心思地从大明采购各种商品。

  之前所有驶往倭国的商船,都只能在下关港靠岸卸货,这原本在大家都穷的时候到也能忍受。

  可是随着一部分忽然暴富起来,那些还受穷的大名就忍不了了,纷纷上书,要求增设港口,尤其是在自己的封地沿海。

  迫于无奈,德川二货大将军只能新设了六处贸易港。

  其中,本州岛有四处,九州岛与四国岛各一处。

  不这样的话,各地的大名偷着与大明商人来往,德川幕府根本就管不过来。

  所有驶往倭国的大明商船都挂在郑氏旗下,一年报名费三千两,一两都不能少。

  这是某太子与郑芝龙所达成的默契,某太子赚商品差价,郑芝龙赚报名费。

  从路程与航速上算,一年至少能跑十次,刨去报名费、人工费、进货费,平均每次至少要净赚三百两以上,商人才有利可图。

  大明商人们想把投进去的成本赚回来,那就要懂得经营,哪个下家愿意出更高的价钱,就可以卖给谁。

  如此一来,郑芝龙也就管不了这些商人了,私下去往其他港口卸货,谁能知道?

  查账的话,就说在海上遇到了风浪,一部分货物掉进海里喂鱼了,你能去跟龙王对账?

  只要能收到报名费,郑芝龙是不管其他事情的,在海上不被打劫就行了。

  在某太子与德川二货大将军的联手推动下,明倭贸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速增长。

  每天从大明各个港口驶往倭国

  请收藏:https://m.ht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