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83章 惊天巨银_崇祯十五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同时他对“道义”的坚守,也是近乎完美,死前咬破指头,写下遗言: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

  黄道周从不掩饰自己的喜恶,对皇帝如此,但太子当然也一样,他听到太子在张家口的大胆行为,心中又惊又怒,不过这并不表示他要站出来谴责太子,相反,他要做一个老师应该做的事情。

  于是黄道周出列,跪在殿中,慨然道:“陛下,臣忝为詹事府少詹事,担负教导太子之职,但却没有尽到责任,所有罪责都在臣。请陛下责罚!然臣忧心的是,太子年少,国事、军事,一切犹在学习中,热血更是难免,诸君言辞滔滔,锋芒毕露,不等太子回京,就已经下定结论,认为太子鲁莽轻率,难道就不是鲁莽轻率吗?太子在开封之战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击溃李自成,生擒罗汝才,难道是鲁莽轻率可以做到的吗?”

  黄道周不止是少詹事,更是闻名天下的大儒,若非崇祯帝不同意,十年前他就入阁了。他的话,自有份量。

  果然,黄道周话音不落,殿堂里的气氛就为之一变。

  那些赞同林欲辑的朝臣都微露尴尬。

  只有林欲辑依然梗着脖子,向黄道周一拱手,白须颤抖的问:“黄少詹。本部知道你护犊子的牛脾气,因此本部只问你一句,太子包围张家口,查抄晋商,擅自关闭张家口的互市,对还是不对呢?”

  黄道周还一礼:“不对。”

  “既然如此,我等朝臣指出错误,希望太子教导改正,又有何错呢?”林欲辑进逼。

  “太子尚未回京,真相未明,就算太子做错了,也需要听听太子的理由不是?再者太子年少,群臣皆由教导之责,如何平常不见尔等,出了事情却要全部推到太子身上?这难道是臣子的本分吗?”黄道周针锋相对。

  “本部如何不想教导,但太子肯听吗?”林欲辑涨红了老脸。

  ……

  二人争辩之中,坐在御座上的崇祯帝铁青着脸,一句话也不说。他对太子的愤怒,不比殿中的任何人少,甚至是更多,但那是他的儿子,不是别人,纵有再多的愤怒,他也得压在心中,不能在群臣面前表现出来,更不能在史书上留下一笔,令后人笑话,所以他竭力压制着。而对于如何处置大胆的朱慈烺,他心中也有了主意,那就是太子无罪,但太子麾下的人,从武襄左卫指挥使宗俊泰,三千营贺珍,精武营副将刘肇基,都得被责罚!

  谁让他们跟着太子到张家口的?不处置他们,如何能警醒太子?

  正想着呢,脚步声响,一名小太监急匆匆进入殿中,将一封密奏交代座前的大太监,而大太监又交给台上的王之心,王之心拿了密奏,双手放到崇祯帝的案上。

  崇祯帝心知一定是关于太子的密报,于是打开了看。

  原本他皱

  请收藏:https://m.ht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