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87章 边关弊处_崇祯十五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殿中的群臣并非全部都赞同太子之议,一些宣化大同出身的官员,就有些忧心忡忡,因为此策一出,原本平静的宣化大同两地,怕是要重新燃起战火了。他们担心自己的家人会受到波及。

  接着,又讨论宣大的边防。

  关闭张家口贸易,宣大边关肯定不会再平静,朝廷必须早做应对。而因为一下子多了一千一百万两的银子,群臣不用再考虑粮饷的短缺,只就事论事就可以,感觉每个人说话都硬气了许多。增兵,增饷,各种强兵的建议都出来了。甚至有人进一步的认为,如果察哈尔和哈刺慎不听教诲,我大明可以先发制人,先行讨伐察哈尔和哈刺慎!

  这中间,朱慈烺一句话不说,心中却在摇头。

  大明朝,程朱理学盛行,不管内心的真实想法,但表面上每一个官员都是强硬派。历史上,崇祯帝难以南迁,就是因为这一点,现在朝廷要修正张家口边贸的绥靖政策,各种强硬说法,立刻就都冒了出来。

  但并非全部都是无用的口水,除了增加兵员,太子提议用周遇吉代替王通的想法,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周遇吉是猛将,素有威名,就眼下的总兵人选,确实再没有人比他更合适了。

  另外,宣大总督江禹绪和宣府巡抚李鉴接受晋商贿赂的事情,虽然朱慈烺并没有在朝堂上提起,但众臣却都已经听到了风声,因此后半段就完全变成了对这两人的弹劾和攻击。

  言官虽然不在朝,但朝中清流的战斗力却也不低。

  也就在这中间,朱慈烺第一次见识到了自己的新老师,詹事府少詹事黄道周的威力和号召力。黄道周慷慨激昂,将江禹绪和李鉴批的一无是处。黄道周是詹事府少詹事,主责是教导太子,虽可上朝,但并无弹劾的权力。历任少詹事,从来没有一人像黄道周这样,脱离自己的职位,像言官一样的批叱朝廷大员。

  但群臣和崇祯帝都不奇怪。

  黄道周这样的人,只要让他上朝,哪怕就是端茶送水,他也不会改掉本色。在黄道周的带领下,清流们轮番上阵,宣大总督江禹绪和宣府巡抚李鉴被批的体无完肤,幸亏两人不在场,否则怕是连死的心都会有。

  周延儒脸色很难看,谁都知道,江禹绪是他的门生,去年,正是在他的竭力保举之下,江禹绪才能就任宣大总督的。如今不到一年时间就出了这样的漏子,他实在是脸上无光。

  周延儒被辱,他的亲信们自然不会坐视不管,于是太常卿李景田、吏部文选司郎中吴昌时、刑部清吏司郎中董延献、礼部郎中客盛顺,都跳了出来,他们扩大了攻击的目标,从现任推到了前任,也就是刚刚被革职下狱的兵部尚书陈新甲。陈新甲崇祯十一年时是宣大总督,且在请罪书中承认接受了晋商的贿赂,相比

  请收藏:https://m.ht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