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7章 收山货_枣儿沟发家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枣儿沟发家记!

  十三个孩子加上小宝、谭小山,还有一只黑中带灰的小胖熊,排成一排靠在墙根下晒太阳。

  老徐头在碗里捣着黑色的糊糊,挨个给孩子们在手上抹。

  江逸无意中看见了,好奇地问:“徐叔,碗里的是什么?”

  “自制的冻疮膏,药草和着花椒水熬的,土方子。”老徐头笑着回答。

  江逸挨近了,闻到一股呛鼻的味道,“别说,好些时候这土方子比正经药都管用。”

  “可不是,往常年孩子们的手脚都得冻烂了,晚上疼得睡不着觉,用这个一抹就管用。”老徐头感慨地说,“今年碰到你,孩子们也算过上了好日子。可从前的冻疮根儿还在,我提前给他们抹抹,省得犯。”

  江逸想起以前他在农村的时候,村里的孩子们哪个不冻手?有些人的手都肿成了馒头,血水和着脓水一起从裂口往下流。可他们用破布条裹裹就继续拿笔写字。

  江逸当然也是其中的一员。那时候穿着棉衣棉裤尚且如此,更别提缺衣少穿的古代了。

  江逸想着从前的事,突然冒出来一个主意,他连招呼都来不及跟老徐头打就朝着前院跑去。

  老徐头看着他急匆匆的身影,不由地想到:小秀才急成这样,怕是又有了什么主意吧!

  全家人如今已经达成了共识,江逸一动脑筋,不是要出好心帮人,就是想到了赚钱的法子。无论哪种,他们都乐见其成。

  这次,江逸想到了一个赚钱帮人两不误的主意。

  “苏云起,我想到一个好办法!”江逸眼睛亮晶晶地看着苏云起。

  苏云起笑笑,“关于收山货的?”

  江逸点头,“我想着咱们别拿钱买了,拿棉鞋换,怎么样?”

  苏云起立即明白了他的意图。

  拿鞋换山货,一来可以打开这种新式棉鞋的销路,二来可以增加针线坊的活计,三来可以让贫苦的山民们有棉鞋穿,可谓一举多得。

  苏云起自然不会反对。

  往常年皮货商人到村里收山货,价钱压得很低,村民们觉得反正是捡来的东西,有一个赚一个,放在家里也是撂着生虫,自己又舍不得吃。

  其实那些个野生的东西极其难得,带到城里都能卖到大价钱。若要让他像别人那样花个一文两文地去收,苏云起心里还真过意不去。

  可是,如果随意涨价,其他皮货商人却是不干的。苏云起再手眼通天,也不能坏了一行的规矩。

  这下好了,江逸给他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苏云起抱着人亲了好几口,脸上的高兴劲儿显而易见。

  江逸很少见到苏云起如此喜形于色的样子,更加觉得这个主意真是不错!非常不错!

  于是,针钱坊又热热闹闹地开工了。

  第一批做的都是孩子们穿的棉鞋,样子类似于现代的馒头鞋,里面絮着厚厚的木棉絮,鞋底也纳得厚,小川还用

  请收藏:https://m.ht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