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4罗马尼亚的价值_重生苏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沃罗佳,在最高统帅部的会议里,有没有人提出过反攻摩尔多瓦和罗马尼亚的建议?”

  “反攻摩尔多瓦和罗马尼亚?”曼图洛夫还是第一次听到卡蒂娅询问有关这方面的问题。

  “罗马尼亚的战略价值你又不是不知道,再说……”

  反攻摩尔多瓦和罗马尼亚,说起来容易,在一些历史书籍上,也只不过是几句话的事。

  罗马尼亚这个地方,很多人都以为没什么价值。但实际上,这个地区的战略价值,对德国人来说,比乌克兰还重要。

  很多人都知道,纳粹德国善于打闪击战、装甲战。他们拥有数量庞大的坦克集群,还有数以万计的卡车、履带运兵车等军用车辆。

  要支撑这么多车辆的运作,就必须要有足够的石油供应。但德国本土的石油产量却少得可怜,1941年全年产量只有180万吨,进口量却达到了237万吨,显然供不应求。

  那这237万吨的石油,是从哪里进口的呢?当时石油产量最多的国家,非苏联莫属,但苏联是德国的敌人,怎么可能会在战争时期向德国提供石油呢?

  中东?中东的确有不少是有,但那里的石油产区主要被英法两个殖民大国所占领,这两个国家也是德国的敌人,自然不能向德国提供石油。

  那伊朗呢?好像和德国关系不错。但不好意思,苏联和英国也看到了这一点,于是这两个国家展开了一场特殊的交易,派军把伊朗给占了,把亲德的伊朗国王礼萨汗推翻了,从此纳粹德国在伊朗的势力被全部肃清。那些石油自然就便宜了英苏两国。

  意大利控制的利比亚呢?那里好像很多石油。但不好意思,当时那里还没发现有多少石油资源。找沙特怎么样?哦,沙特发现石油资源也不过是两三年前的事,开采规模有限,怎么能满足轴心国的庞大需求?

  那怎么办?幸好,天无绝人之路,当时欧洲石油产量第二多的国家——罗马尼亚,居然加入了轴心国,和希特勒站在同一阵线。

  有了罗马尼亚这个石油大国,希特勒的装甲集群、后勤军队,乃至于德国庞大的工业系统,都有了足够的石油供应。德国在1941年,就向罗马尼亚进口了209万吨的石油,占了德国石油进口量的88%。

  除了德国以外,罗马尼亚还向意大利、匈牙利等轴心国提供石油,支撑了整个轴心国的工业发展,还有他们庞大的机械化军队及后勤供应车队。

  罗马尼亚国家虽小,但在当时轴心国当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那里的石油,驱动着轴心国战争机器的运转,万一失去了这个油箱,轴心国的局面将会变得相当地困难,除非意大利人在利比亚挖出了石油。

  “再说什么?”曼图洛夫急切地追问道,希望知道妻子心目中的想法。

  请收藏:https://m.ht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