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8章 儿大不听话_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较了解的,他决定了的事情,是绝对不会因为我们的几句话而改变的。

  从马周的安排上来看,这次的倭国之行,应该不是他心血来潮之后的举动,而是很早就有谋划的。”

  秦琼这话,让程处默和尉迟环都无话可说。

  看来,只能好好的期待一下大家都能平安归来了。

  ……

  “豆卢尚书,这一次秦协道去倭国,礼部会安排人跟着一起去吗/”

  就在秦琼一行人身后不远处,戴胄也很是积极的跟豆卢宽交流着。

  作为大唐的户部尚书,戴胄对于开源节流是非常感兴趣的。

  节流这个事情,李世民已经带头在做了。

  但是开源这个事情,其实是很有难度的。

  如果秦协道搞出来的这个海外贸易真的能够跟传说中的那么有效,那么对于增加大唐的赋税收入来说,应该是非常有好处的。

  戴胄甚至都在考虑以后海贸要是变得繁荣了,是不是向这些出海的商家增收一定的赋税。

  同时也可以让户部安排专门的人员在各个港口管理进出的船只。

  “陛下登基以来,倭国人的使臣都还没有正式的来到我们大唐进贡,这个时候要是礼部安排了使臣主动的去倭国的话,是不合适的。”

  豆卢宽是典型的勋贵子弟,对于倭国等番邦蛮夷,那是完全看不起。

  事实上,哪怕是长安城的一个普通百姓,对于倭国这样的国家,也是完全看不上的。

  一个倭国人要是给了一个乞丐几个铜钱的赏钱,指不定乞丐都不愿意要。

  这个年代的大唐,就是这么的傲娇。

  “不过这毕竟是我们大唐的船队第一次大规模的前往倭国,到时候难免会跟倭国的朝廷进行接触,要是礼部不安排人去的话,就只能往前交给秦协道去发挥了。”

  戴胄其实是支持礼部跟倭国发展一些关系的。

  因为这段时间的报纸都在说倭国其实有挺多的金矿和银矿的。

  虽然这个话不知道真假,但是戴胄还是愿意去相信的。

  因为哪怕是这个东西是假的,户部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损失。

  但是如果这个消息是真的,那么能够给大唐带来的好处可就太大了。

  要知道,大唐皇家银行里头,可是有户部的两成股份呢。

  “那个秦协道愿意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反正我们礼部是没有兴趣安排官员跟着出海的。

  堂堂天朝上国,他们不过来进贡,反而是我们主动的去拜访人家,像什么话?”

  礼部在六部中的地位,几乎是仅次于吏部,比户部还要高一点。

  豆卢宽这个尚书,说话那绝对是硬气的很。

  “那行吧,既然礼部都不管,我们户部好像也没有管的理由。

  先让秦协道去试一试路,搞清楚了深浅之后,我们再看怎么办吧。”

  戴胄本来还有点小心思想看着有没有机会发挥一下,现在看来还是算了。

  户部这段时间的资金压力也算是缓解了不少,大唐的经济已经开始进入正轨了。

  单单那些作坊贡献的赋税,就能为大唐增加了不少的收入。

  按照这个节奏持续发展下去,戴胄这个户部尚书的日子肯定是越来月好过了。

  。鬼吹灯

  请收藏:https://m.ht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