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4章 苏我三郎_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百济也好,新罗也好,亦或是把隋朝打的颜面尽失的高句丽,都没有属于自己的完成的文字,更不用说倭国了。

  这些大唐四周的国家,官方文字都基本上可以等同于汉字。

  国内的勋贵们也以会说汉语为荣。

  倭国自然也不例外。

  苏我三郎作为倭国权臣苏我入鹿的堂弟,自然是精通汉语的。

  所以当秦协道几个听到熟悉的语言从一个倭国人嘴里冒出来的时候,还颇为诧异。

  “几位郎君远道而来,可是天朝上国的使臣?”

  在苏我三郎看来,只有中原那边传说中的上国,才可能有这么高大的海船。

  并且从服装等各方面的情况来看,他也觉得秦协道这些人,肯定是从传说中的大唐而来的。

  倭国跟大唐的交流现在还很少,第一批遣唐使还没有正式的出发。

  不过他们跟百济有一些交流,所以对于中原王朝现在已经变成大唐这个事情,也是有所了解的。

  不过也就真的是有所了解而已,具体情况基本上都是不知道的。

  “我们确实是从大唐而来,不过不是代替朝廷过来的。”

  秦协道来到倭国,自然是要跟倭国人打交道的,要不然东西卖给谁?

  现在有主动送上门的,那就先沟通一下看看呗。

  在这种情况下敢主动上前的,不是当地的富商就是勋贵。

  不管是哪一种,都算是秦协道的潜在客户。

  虽然不喜欢倭国人,但是秦协道喜欢倭国人手中的金银啊。

  “我是苏我三郎,在难波津,不管有什么事情,我都可以负责沟通。郎君您远道而来,不妨先让我尽一下宾主之宜。”

  在秦协道一行人面前,苏我三郎完全没有了往日的嚣张。

  如果藤原太郎站在旁边的话,肯定会觉得自己以前认识的苏我三郎是不是不是同一个人。

  “苏我虾夷是你什么人?”

  在倭国,普通人现在是没有姓氏的。

  一直到了明治维新的时候,倭国朝廷觉得百姓没有姓氏,不利于户籍管理,才强制性的要求大家给自己起一个姓氏。

  这个时候,就产生了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姓氏。

  住在山上的,就姓山上。

  住在山下的,就姓山下。

  住在渡口边上的,就姓渡边。

  住在村中间的,可能就姓中村了。

  反正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姓氏,在倭国都是非常常见的。

  一般的百姓,也不好意思跟你介绍自己的姓氏有什么光荣的故事。

  不像是天朝,随便一个百家姓背后,都有许多的名人。

  倭国人的姓氏背后,更多都是丢人的事情,所以没有几个会好好的介绍一番的。

  当然,贵族姓氏自然是例外的。

  在唐初这个年代,但凡是听到有姓氏的倭国人,绝对都不是普通人。

  其他的姓氏秦协道可能不是很熟悉,但是苏我这个姓氏,是不可能不知道的。

  这可是在历

  请收藏:https://m.ht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