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5章 李承乾的变化_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贞观初年的朝廷,效率是非常高的。

  秦协道一行人刚刚离开渭水码头的第二天,李世民就决定采纳秦协道的建议,在户部下面增设海关总署,然后在长安、登州、明州、杭州、扬州和泉州、广州七地首先设立海关。

  这些各地的海关,直接归户部的海关总署管理,不受当地官员的约束。

  而除了这些有设置海关的州府,其余地方的船只,都是不允许出海的。

  因为没有缴纳关税的贸易,是不受朝廷保护的。

  当然,短时间内,这个规定就只是一个规定,要执行起来肯定很有难度的。

  但是至少先把规矩立下来,以后就好办事很多了。

  “郑御史,你说那秦大郎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啊?好端端的居然主动跟朝廷提议设立海关,还要给所有进口和出口的货物增收一成的关税。

  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故意让朝廷去找他征税吗?”

  御史台中,上官东方放下手中的《大唐报》,很是不解的跟郑家声交流着自己的一些观点。

  这段时间,要说长安城里头最热闹的事情,没有一件是跟秦协道没有关系的。

  不管是从倭国带回来一千万贯钱财,还是那么快又选择了下南洋,亦或是现在朝廷设立了海关总署。

  这些事情,全部都是直接或者间接跟秦协道扯在一起,大家想要不注意他都有点困难。

  “秦大郎这样做,要么就是大奸大恶,要么就是真的一心为公。

  说实在的,我现在突然想到了王莽。如果王莽不篡位的话,也许史书上就会是完全不一样的另外一种描述了。”

  郑家声显然不认为秦协道真的那么大公无私。

  在他看来,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是有目的的。

  秦协道也绝对不例外。

  明明可以舒舒服服的多挣钱,现在却是主动的要朝廷去征税,这是嫌弃钱太多吗?

  有谁会真的嫌弃钱太多的?

  “王莽……这个……郑御史,这个比喻可不能乱说呢,这要是传到了他的耳中,估计我们就要有麻烦了。”

  上官东方很是谨慎的提醒了一句。

  没办法,王莽这个比喻,实在是太要命了。

  万一李世民真的把秦协道当成王莽看了,那后果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现在的秦协道,也许没有实力跟朝廷对抗,但是要找郑家声或者上官东方的麻烦,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我就是那么一说,你就那么一听就可以了。

  他秦协道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我们睁大眼睛看着就行了。”

  郑家声不以为意的说道。

  他倒不是真的不怕秦协道,而是根据他最近一年对秦协道的研究,已经对他的性格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

  只要触犯秦协道的底线,其实其他人做什么都问题不大的。

  哪怕是占了秦家的便宜,也问题不大。

  所以郑家声有了一个主意,想要拿秦协

  请收藏:https://m.ht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