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1:和三峡工程总公司的老总谈业务_重生火红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就多了去,各大水泥厂的人都有;有资格证的,没资格证的;有关系背景的,没关系背景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

  自己日里万机,哪有功夫理这种事情。

  “陆总,我跟他说了咱们的流程,但他坚持一定要亲自见您,还说有省办公厅主任周治平的介绍信。”小陈有些委屈的解释。

  陆总眉头微皱的放下报纸,揉了揉太阳穴,沉吟半晌,“既然这样,那就让他进来谈谈吧。”

  “好的。”

  三峡工程位于鄂省宜昌市,当初为了工程顺利实施,四川和湖北许多百姓顾大家,舍小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抛弃家园,拖儿携幼,远走它乡,人数达到惊人的113万。

  被称为人类历史上一次史诗级的移民奇迹。

  没有两地百姓的支持,工程项目不可能顺利上马;公司落户后,省政府和地方政府提供了一切力所能及的帮助,何况省办公厅主任离副部级干部只有一步之遥,面子还是要给的。

  ………

  几分钟后,一位西装革履,提着公文包的青年走了进来。

  “陆总,您好!很荣幸能得到您的亲自会见。”一进门,他就恭恭敬敬的说。

  陆总抬眼看了一眼,见其彬彬有礼,形象不错,似乎又觉得有些眼熟,便指了指墙边的沙发,“年轻人,不用客气,请坐吧。”起身移步走过来。

  青年没有坐,待他坐下后,恭恭敬敬的递上名片。

  陆总心不在焉的扫了一眼名片,就搁在茶几上,连名字和厂名都无心记住。

  说实在话,他对这种主动上门推销水泥的厂家并没有太大的诚意,仅仅是客套而已。

  况且对方还是北方来的。

  为什么,因为这涉及到一个很致命的问题----运输问题。

  运输费不得了,关键是会影响工程进度,你千里迢迢的一车车运过来,路上出点状况那工程现场还得等着你的水泥来。

  走铁路运输,宜昌火车站属于小站,没那么多车皮和路线给你用,运到宜昌还得用货车一车车拉,很麻烦的。

  目前工程项目的两家水泥厂家都来自省内,一家是葛洲坝水泥厂,一家是黄石华新水泥厂。

  葛洲坝水泥厂就不说了,三峡工程之前规模最大的葛洲坝水利工程的水泥就是他们生产,经验丰富;华新水泥厂成立于1907年,底蕴深厚,被称为新中国水泥工业的摇篮。

  现阶段国内比这两家实力强的水泥厂很少,即使有也没有地域优势。

  “陆总,这是我厂的产品目录,还有特种水泥的检查报告,认证资格书,请您过目。”

  青年又恭恭敬敬的递上资料。

  陆总礼节性的嗯了一声,接过,略略翻了翻,正准备放下,不经意间目光扫到封面上“红星水泥厂”的字样,怔了怔,放下资料,重新拿起名片。

  这一仔细看,他的态度明显变了。

  “年轻人,莫非你就是红星水泥厂那位写出《鹰的重生》的田子欣!”他猛一抬头,仔细盯着面前的青年,语气激动的问。

  “是的。”青年微笑颌首。

  “哎呀,你怎么不早自报家门,我真是太冒失了……”陆总慌忙起身,伸出了热情的手。

  “能见到陆总真是三生有幸!”田子欣低头弯腰,态度极其躬谦。

  人家的身份不仅仅是三峡总公司的总负责人,底子里可还是副部级的大人物。

  “呵呵,田老板,别这么客气,你如今可是全国的大名人了。

  年纪轻轻就能干出一番事业,又那么有思想,有见地,其实我很佩服你的,真的!”陆总激动的猛摇他的手。

  “陆总,千万别叫我什么老板,叫我小田就行。”

  “年轻人不骄不躁,实在难得。”

  “那好,我就倚老卖老,叫你一声小田了!”

  “理应如此,陆总,快请坐。”

  陆总刚坐下,又立刻站起,快步走到门口,喊道:“小陈,快去端一盘本地产的柑桔过来招待客人。”

  宜昌是全国重要的柑桔产地之一,宜昌柑桔不同于川桔,南丰蜜橘,砂糖桔,卢柑;其成熟后皮薄肉厚,肥美多汁,甘甜可口,特别适合做罐头。

  市场上的桔子罐头大部分使用的是宜昌产的柑桔。

  请收藏:https://m.ht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