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6章_流血的仕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乃秦王囚太后之用意所在也。吾语吕不韦所云不谏为谏,不谏胜谏,亦盖谓此也。即便不谏,秦王迟早终释太后,是谏也。强谏则自伤羽翼,去势招祸,是不如不谏也。”

  李由感叹道:“秦王仅长我六岁而已,心思之深,竟如此不可测?”

  李斯道:“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此天授之术也,非人力所能及。终有一日,你我父子将同朝为官。汝须谨记,秦王断非寻常之王,汝当时刻心怀敬畏。人畏火,知避之,则能保。人轻水,常戏之,则溺。惟敬畏秦王,方可与之持久周旋,切记切记。”

  李由又道:“吕不韦年老昏庸,看来已是来日无多。继其位者,阿父乎?”

  李斯怒斥道:“小子无状,口气竟如此狂妄!吕不韦已是名垂史册之人,当不朽也,非此刻你我所能訾议。等你异日作到相国之位,再臧否吕不韦不迟。吕不韦能有今日,岂妄得哉!适才其于外客一说,洞见深远,非常人所能道也。虽未必成真,亦堪足警醒。况且人不可忘本,若无吕不韦,为父不能至今日。吕不韦倘有它事相求,为父必倾力相助。至于太后一事,只因爱莫能助,故而婉拒,心实有愧。此中利害,汝不可不知。”

  李由肃然道:“阿父教训的是。”

  5、敢以太后事来谏者,死!

  虽说李斯不肯做出头鸟,但肯做出头鸟的还是大有人在。先有大夫陈忠以太后之事进谏嬴政。可想而知,为了这次进谏,陈忠定然精心准备了一大篇讲稿,义正辞严,雄辩滔滔,可谓志在必得。不料嬴政根本没给他开口的机会,直接命人剥去他的衣裳,置其身于蒺藜之上,捶而杀之,陈其尸于阙下。嬴政下令曰:“复有欲以太后事来谏者,视此!”

  前车之辙、后车之鉴。有陈忠的例子摆在眼前,试问还有谁人胆敢以身试法?但让人始料未及的是,一个陈忠倒下了,N个陈忠却站了起来。朝中大臣,有如飞蛾扑火,纷纷冒死来谏。嬴政也毫不含糊,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绝不手软。

  这一杀,从嬴政九年九月直杀到嬴政十年三月,前后死者二十七人,尸积成堆,天下震怖。这二十七人中,虽以吕不韦和太后的拥趸居多,但也不乏有确系忧国忧君、秉公直谏者。二十七人,数目非小,前赴而后继,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知其必死而竟死之,不可谓不悲壮,不可谓不惨烈。识与不识,谁不尽伤?闻所未闻,叹息久长。而居于幕后的吕不韦和太后,感受更为深切,眼睁睁地看着这些被寄予厚望的官员们,一个个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也不禁悲从心来,彷徨无策。

  所谓的死谏、尸谏,于此前的历史中也偶有出现,然而如此大规模、有组织的死谏,直到此时才算是

  请收藏:https://m.ht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