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9章 暗示 反面_这个导演要谢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列。

  不提作品的伟大,单论个人魅力,托尼-塔伦蒂诺也是导演中最顶级的那一档。

  再次恢复课堂秩序之后,托尼说道,“刚才那一刻,我强调仅仅是刚才,我很希望陈真的是我的学生,可惜的是,我从来都不是一个好老师。

  很遗憾,陈的考分是不及格,因为他质疑并一度动摇了托尼老师建构多年的学说,这是学术上的大逆不道。

  作为补偿,我破例邀请陈来为托尼老师的这堂课做结语。”

  掌声中,陈一鸣起身面向台下热情的观众,思索片刻后开口。

  “刚开始接到托尼老师发给我的听课证时,我其实非常意外。

  我与托尼素昧平生,又是一个只拍过两场电影的新人,何德何能独享如此青睐?

  托尼为什么会找我呢?这个问题一度带给我很多困扰,令我辗转反侧不得安眠。

  经过我的反复思索,我得出一个匪夷所思但是逻辑通顺的结论,那就是托尼的公开课需要一个反面教材。”

  这番话一经翻译,当即引发群体惊呼,托尼本人都面露诧异。

  陈一鸣静待讲堂安静下来,才不紧不慢地继续说道,“我与托尼唯一的联系,大概就是《1951》,我是参赛者,他是评委主席,仅此而已。

  于是我沿着这条线索继续推下去,发现了一个让我非常惊讶的事实,那就是《1951》简直就是托尼电影的镜像反面,从头到尾全都反着来。

  比如叙事,谁都知道托尼热衷于交错碎片化剪辑、打乱时间线,他曾说电影应该像小说,翻开书中任意一页都可以读下去。

  而《1951》正好相反,全程顺叙,一镜到底。”

  现场爆发出起哄声,《1951》作为今年戛纳的话题电影,在座的观众都看过或是听说过,一镜到底的噱头宣传时吹吹牛也就算了,导演自己还挂在嘴上,脸呢?

  陈一鸣遭遇嘘声面不改色,“再比如托尼喜欢玩弄血浆,被誉为暴力美学大师,《1951》又是反其道而行之,演员除了脏了点,全片不见流血,死人的场面都不给镜头。

  然后是制作,托尼完美诠释了一个道理,不会演戏的摄影师不是好编剧,剧组里的活儿他都能干,只是没必要而已。

  同样的,他也不允许摄影师和演员脱离掌控、自行其是,他的名言是,这是我的个人(PERSONAL)电影。

  《1951》则又是一个反面,很多镜头,特别是高难度的镜头,其实我只是划出大框架,里面的细节填充都是摄影师和演员的主观创造。

  陈一鸣是《1951》的导演,《1951》却不是陈一鸣的电影,它属于剧组的所有人。

  我想这就是戛纳汇聚了来自全球的电影精英,托尼却把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人导演叫来上课的原因。

  他可以指着我对你们说

  请收藏:https://m.ht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