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8章 你还好意思休假?_这个导演要谢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镜中如何用特写来加重加粗,伏笔跟人物的行为密不可分,脱离人物的伏笔只是琐碎的呓语。

  额外记忆带来的“作弊”效应自然功不可没,但他本人的“老年人”心态也助力不少。

  王威三人纷纷掀开笔记本电脑摊开纸笔,做出了认真记录的姿态。

  陈一鸣凑数般的第三点建议让导演组彻底放松下来,王威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段一宁从来没指望自己的“小花招”能瞒过陈一鸣,在后者的指责之下很干脆地抬了抬右手,示意“知道了”。

  毕竟陈一鸣只是敲打了一下,没把他彻底拆穿,这个情面他要领。

  陈一鸣一声“王导”说出口,三个导演立马走出了一时的低沉情绪,尤其是领头的王威,脸上已然是眉飞色舞。

  而演员就不一样了,能在这个圈子里厮混的,从来不缺少上进心,与之相比他们在片场的诸多努力,在陈一鸣眼里也就越发显得讽刺。

  “二表结项并不意味着你们的分镜稿可以定稿,正如老段所说,细节问题还很多。

  唯有段一宁大煞风景地插话道,“还没开机我就早早进组,你这个大监制还好意思提休假?”

  答应吧显得自己急不可耐过于高调,拒绝吧又于心不忍,他们很清楚《木兰》期间陈一鸣的忙碌程度。

  说一句题外话,伱们的高效毁了我的海外休假,我希望能把它抢救回来,想必你们不会让我失望吧?”

  我建议你们暂时跳出剧本,以人物为单位重新串联所有伏笔的线索,除了幕后团队,扮演人物的演员更要做到透彻掌握。

  在陈一鸣拿下国际双金强势崛起之后,各方媒体和专家都很热衷于评论和解析“陈一鸣现象”,毕竟以他不到三十岁的年龄,在荣誉和票房都取得如此破纪录的成就,实在是过于匪夷所思了。

  陈一鸣的目光投向会议桌一侧的王威三人,声平气和地说道,“有坚持这很好,但为了坚持而坚持就大可不必了,拍电影不是做研究,实际效果才是我们唯一应该坚持的东西。”

  “压制”了导演组,陈一鸣又偏头觑向段一宁,“老段,都知道你的演技够靓,但恃靓逞凶就是你的不对了,你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导演组的分镜不拘一格,卓有创见,我对此深表赞赏。

  他们只关注面前的演员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导演在幕后的诸多考量,其实跟观众无关。”

  于是陈一鸣的分镜稿就这样一笔不改地在开机后启用,按照顺序一页一页地拍了下去。

  “导演组的进度超出预期,在短时间里做了大量的案头儿工作,老李,我个人意见二表可以结项,之后的制片会我是同样意见,建议正式开始申报流程。

  与铺天盖地的第三方文章相比,他本人参与的访谈和演讲又少得可怜,这个鲜明对

  请收藏:https://m.ht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