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80章 档期难选 持中略正_这个导演要谢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影里的刘东君身上时,是没办法理解余老师所指的那种‘脱胎换骨’的。

  我是没当过兵打过仗,但我经历过集体生活,我相信大部分年轻人跟我一样,代入主角时都是通过集体生活来移情。

  举个例子,可能不太恰当,但相对贴合我这一代年轻人的记忆。

  我上学时在东北,每年冬天都会组织中小学环城接力跑活动,要求每个班级出10个人。

  零下十几度在外面跑步,还要比积分排名次,策划活动的人可能很得意,但是具体执行活动的学校,从老师到学生全都怨声载道。

  然后这10个参赛选手是怎么选出来的呢?

  我所在的班级,1个是体育委员,1个是校体育队的,他俩属于无从推托那一类。

  2-3个是主动报名的,至于动机各不相同,我了解过的有追女孩子、出风头、报给老师看、想当班干部,反正与集体荣誉无关。

  剩下的名额,分组抓阄,谁倒霉谁上。

  我个人的感受,所谓的集体荣誉,只有在开校运会时能令我有所触动。

  不过也仅限于当啦啦队加油的时候,像我这种四体不勤的,真让我为了班级荣誉去跑3000米,也还是不肯的。

  一个人的三观源于他的认知,我去构思刘东君这个人物时,不可能不融入自己的三观。

  他在我最初的想象中,是个什么形象呢?

  大概就是剧本开头持中略正的样子。

  因为我接触过的集体,成员的品性就是这么分布的,特别无私与特别自私的属于极个别,漠不关心的小部分,随大流的一部分,一般热爱的大部分。

  如果提炼一下当代部队新兵的典型形象,积极性主动性肯定要比学生强一些,但一定强得有限。

  毕竟再封闭的集体,也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

  战士们抗洪救灾不畏艰险不眠不休,不等于他们在干活儿间歇不叫苦不抱怨,也不等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发牢骚。

  这是一个导演必须面对的现实,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主创要让故事的逻辑,符合观众的心理认知。

  而不是反过来,指着电影跟观众说,真实历史就是这样的,不理解是你内心阴暗无知浅薄!”

  请收藏:https://m.ht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