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章 人才难得_重生乡村文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何平不在乎,洪旗只是养鸡场招揽的第一个高学历人才,但肯定不是最后一个,大家凭待遇和发展前途说话。

  过完了年,何平又收到了一笔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稿酬,《蟋蟀流浪记》再次加印了,上次加印的十万册拖拖拉拉半年才卖完,看来是上次《中国青年》的红利已经吃到了头,这次出版社没敢加印那么多,只印了五万册,何平再次收入八百块钱。

  虽然现如今这点钱对何平来说已经不值一提,但蚊子腿再小也是肉,骨头棒再干净也得多嗦喽两下,这才是艰苦朴素的好同志。

  比较可惜的是《科幻世界》给出版科幻短篇小说集自从首次印刷之后就没了动静,看来科幻小说在这年头受众还是偏小众。

  年初五,何平带着队里会计和老队长开的介绍信上了县里的农机公司,随行的还有队里的拖拉机手——韩援朝。

  之前他忽悠老队长说要买送货的汽车,后来被梁跃进一提醒才想起来,这年头买啥货车啊,一点不实用,有拖拉机就够了。

  建国初期,在我国经济基础极其薄弱的情况下,为了迅速恢复农业生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国家鼓励农民购买农机,但是碍于农民购买力非常低,无力购买农业机械和新式农具,只能借鉴苏联的经验,开始逐步建立国营农业机器拖拉机站,主要为社会主义改造后的集体农庄、农场、互助组和农业生产合作社提供农机作业服务。

  平县的农机公司就在农机站旁边,离着客运站很近。

  何平他们到了地方,非常顺利的就购买了一台奉城拖拉机厂生产的东方红—28型拖拉机。

  事情的顺利程度出乎何平的意料之外,直到会计叔把钱付完了,他还有些发愣。

  “咋了,何平?”会计叔问道。

  “没事,就是没想到这么顺利。”何平笑了笑,看来自己是买自行车买出阴影了。

  何平回过神来,看见韩援朝也楞在那里,“援朝叔,咋了?”

  “这玩意……没开过啊?”韩援朝说道。

  “啥玩意?你不队里拖拉机手吗?”

  韩援朝可能也感觉到有些不好意思,“队里……队里那拖拉机是长臂的,我就开过那一种,这种带方向盘的我也没开过啊。”

  何平拍了拍脑袋,刚才买的太痛快,都没问过援朝叔这个专业人员的意见,就跟人家说要好一点的拖拉机,没想到给自己挖了个坑。

  “没事没事,都是拖拉机,没啥差别,你上去试试。”

  “不行,这么贵的玩意,要是刮了碰了的我可赔不起。”韩援朝有些抗拒。

  “我个花钱的都不怕,你个开车的怕啥,咋这么怂呢?”何平见好说好商量不行,只能用激将法。

  “谁怂,谁怂,开就开,刮了碰了你别怪我。”

  “开开开,赶紧的,现在这院里跑两圈,熟悉一下我们就回去。”何平催促道。

  这辆东方红—28型拖拉机车型已经出来十年了,但在平县这片开的人还不多。现如今的生产队有个一两辆拖拉机不稀奇,但是多是长臂拖拉机,开过这种带方向盘的拖拉机手并不多,其实两种拖拉机操作起来没什么大区别。

  果不其然,试了两圈之后,韩援朝脸上露出了笑容,也不难嘛。

  “何平,会计叔,上车,咱回去。”

  请收藏:https://m.ht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