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2章 361集成电路的巧合!_我在现实世界加点修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是眼瞅着那片晶圆越发延展变大,最后变成了一块四四方方的形状,一旁的刘成栋则是眼睛一瞪吃惊地问道:“老大,这……这是晶圆?”

  “应该算是异性的‘晶圆’了,叫它晶方都可以。晶圆在加工成芯片时会有边角料的区域浪费掉。做成方形的话,就能达到百分百利用了。”陈决淡定回道。

  要知道,传统的晶圆加工,按照它的制作工艺是需要将高纯度硅在一个子晶上旋转生长出来的。

  不过这样做,在晶圆上光刻方块型的芯片时就会留下不小的损耗。

  陈决既然要帮种花家的芯片产业提提速,索性就脑洞大开地把这一步损耗工艺都给改进了。

  “晶方?”

  “那这尺寸未免太大了一点!”刘成栋瘪了瘪嘴,啧啧称奇了两声。

  他虽然是航天基地的副所长,主学的专业也是偏航天系的,但是好歹也是硕士出身,对芯片产业多少有点了解。

  在刘成栋的印象里,现目前主流的晶圆加工尺寸大概维持在6英寸、8英寸、12英寸这三个规格上。

  像14纳米级别以下的高端芯片,大多采用的12英寸的晶圆。出货量比较大的中低端芯片用的都是8英寸的晶圆。

  总之晶圆的尺寸是越大越好,因为尺寸越大,可以从上面切割出的芯片就越多。

  不过想要加工出大尺寸的晶圆,这其中产生的损耗非常大,加工成本很高。现目前人类掌握的技术最高也只能量产18英寸的晶圆而已。

  可是陈决手掌中这越长越大的晶方呢?

  看这架势,这晶方的边长都快奔1米的尺寸去了!

  1米相当于39英寸,足足将人类的晶圆加工水平提升了1倍上去!

  这哪是加工晶圆啊?

  摊鸡蛋都没这么夸张的!

  ……

  将刚刚做出的晶圆片把玩了一下,陈决发现自己输出电浆能量在这种单晶硅内流转时,有一部分极其微弱的能量就像是连通进了一块储存含量极其小的充电宝一样。

  “这是……电子信号传输?”陈决皱了皱眉心中暗道。

  单晶硅之所以能制成芯片是因为它拥有良好的信号传输能力,这些信号诞生的源头就是来源于导体内电子的移动。

  不过比起传统的强电、弱电,芯片内的集成电路通的是更加小的微电子。

  陈决手掌这块晶圆片由于刚刚制成,还没进行下一步的光刻,里面的单晶硅是一个整体并没有形成特定的电路。

  因此那一部分电子信号传输进去就像是无头苍蝇一样在进行无序的传递。

  看到这样的结果,陈决知道下一步就要通过光刻工艺,将提前设计好的集成电路图刻蚀上去,才能从中提取出一块块芯片出来。

  只是芯片设计,与芯片加工一样都是目前国内比较被卡脖子的技术,这里头涉及到一种名为EDA的设计工具。

  EDA号称芯片之母,翻译成汉语就是电子设计自动化。

  想要将一款成熟有效的芯片设计出来,就绕不开EDA这种设计软件。

  好在基地的资料库非常给力,其中就收录了一大堆国内外的芯片设计图,陈决轻轻一点腕表,从中调取了一份市面上最新型的英特尔13代i9-13900K的图纸出来。

  只是当陈决看到那放大后的芯片设计电路图后,他的眼睛微微一瞪,脑子里瞬间想起了之前通过五柱器联系到的那个“外星人”所处的环境背景中,那些酷似电路图一样的金色云纹铜禁!

  “难道那些连通电浆能量的线条,是类似这种集成电路制程?”

  “等等……这些EDA设计图的布线构造怎么看着那么眼熟……焊点与线条的结合……”

  陈决嘴里自言自语,手上轻点了一下腕表,将之前看到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鸟虫篆的图片调阅投影了出来,与芯片制程的设计图并列一对比。

  这一下,不仅仅是陈决看地瞠目结舌,就连一旁的刘成栋都在此刻忍不住头皮发麻的惊叫了起来:“卧槽!怎么会这么像!”

  更新来啦~刚当奶爸有点手忙脚乱,还要照顾老婆,实在是抽不出时间码字更新,跟大家说声抱歉。接下来我会调整一下,早点把更新时间挤出来。

  请收藏:https://m.ht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