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7章大胆的转型尝试_商界大佬我的百亿危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伙伴是唐氏集团崛起的重要方面。

  当然,唐平正在当时完全搭上了政策红利的便车。

  先从化工生意说起。唐平正转行做化工生意时,全国的市场正逐步开放,推行一种叫“价格双轨制”的经济政策,就是同种商品允许国家统一定价和市场调节价并存的价格管理制度。

  这一制度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推行,到九十年代初全面结束。虽然仅实行了十年,但成为了经济史上一次重要的机遇,许多人通过人脉关系低买高卖而暴富。

  唐平正踩中这个风口,他赚到了很多钱。

  公开的资料显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价格从双轨变单轨之后,年轻的唐平正随即创办合成树脂化工厂并任厂长,又先后创办了阳林钢制品厂、乐享积塑等企业。

  另外,举办合资企业又是唐平正搭上的另一趟便车。当时,政策规定合资公司可以享受额外的税收优惠。

  唐平正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创办了东江省美唐公司,正是由阳林钢制品厂和香江美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筹建的。

  这为日后庞大的唐氏集团打下了最初的基础。

  这家公司创立之初,走的是建筑钢材的生产路线,得益于当时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升温,务量堪称芝麻开花节节高。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未,公司产能便上了十万吨;在新世纪初,美唐公司年利润超过了十个亿,并且引来了国外一家公司的橄榄枝。

  经过几年的尽职调查与谈判,国外一家天钢公司开出了45亿元人民币全部收购美唐公司的价码,但同时提出的要求是,唐平正继续为美唐公司工作三年。

  收购价款相应分批次交付:达成收购交易后先支付20亿元,第一年后支付10亿元,第二年后支付10亿元,第三年后支付5亿元。与其卖掉再为别人工作三年,不如自己接着做,唐平正于是拒绝了天钢。

  主要是心高气傲的人不愿意寄人篱下工作,而愿意自己做主、自己谋划。

  这场夭折的外资并购,却意外地启动了美唐公司的转型:在与天钢公司往来交流的同时,已经来公司锻炼的唐增龙已经到嗅到了工业钢型材市场的巨大前景。

  “我和父亲到天钢公司去,天钢总裁也过来,互相聊了很多,他的思路、想法让我受到很多启发。他也看到我们国家的发展方向,觉得钢行业需求肯定会逐渐转向工业。”

  “我跟你说,读万卷书,都不如行一千里路。”唐增龙对陈西峰说道。

  唐增龙看过很多管理书籍,能随口就说出八佰伴因家族内乱而没落、丰田因设计创新而赚钱等故事。

  为了印证当时的想法,唐增龙陪着父亲主动前往几个国家的同类企业进行考察。半年后,唐增龙在公司内部开了一个管理层会议,提出要转型做工业型材。

  这个

  请收藏:https://m.ht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