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五章 不如归去_文物贩子在唐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舍不得送人了吧。哪天我也得要一件才好。”

  卢鸿心中一叹,并未接语。换过一枝小些狼毫,略略打量了一下画面,这才在左上角题下两句诗道:

  我亦有亭深竹里,也思归去听秋声。

  下边又落了款。早有人把卢鸿地印章取来,卢鸿分别下名号,又选了一方闲章,押在右下角,这才起身请二位观看。

  上官玥看了这两句诗,笑容一时僵住,低头轻声问道:“卢公子,你要走了么?唉,你伤已经好了,也是时候该下山去了。”

  卢鸿点点头,又摇摇头,说道:“范阳家中来信,要我即刻回家完婚。”

  上官玥一听,身子一晃,脸色忽然变得煞白。

  阴云万里,霜寒木落。

  此时已然入冬,灞桥边的依依杨柳,已经没有了卢鸿初来时的嫩绿鹅黄。干秃的枝条在清冷的风中摇荡,深沉的河水静穆无声。

  卢鸿此次返程,送行之人数不胜数。就连魏王李泰也放下手头事务,特地赶来相送。

  此外如孔颖达、褚遂良、颜师古、谷那律、马嘉运等人也纷纷到来,卢承庆兄弟和卢修、卢齐、卢平三兄弟以及祖述、褚行毅等均在其列。

  孔颖达此次对卢鸿离去,最是难舍。他前些时候已经与国子监中几位同仁相商,欲荐卢鸿入国子监中为国子博士,颜师古更道便直荐为司业为是。商议未定,却因不久后卢鸿遇刺一事而耽搁。此次卢鸿伤势方好,又要返回范阳,入国子之事怕又要延期再议了。

  更有数不清的长安士子,自发到霸桥边相送,场面颇为热闹,为萧瑟的天气,也染上了一抹热烈地颜色。

  案上的酒杯满了又空,卢鸿面对着众人或欢笑或伤感的面庞,一杯杯浊酒下腹,总有几分浇不开的离愁别绪。

  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人。

  李泰信手由一边地一株高大柳树上,折下一枝柳条对卢鸿道:“卢公子,虽然此时天寒地冻,万物萧疏,但只须来年春回之时,虽只一条残枝,亦能抽条吐绿。今本王以此枝赠别,愿君千里万里,身体康健。待春日暖时,复回长安,饮酒作赋,再叙别情。”

  卢鸿哈哈一笑,双手接过柳枝,拱手向众人作别,洒然登车而去。

  众人远望车行渐远,尚能遥闻骊歌轻唱:

  聚散匆匆不偶然。一年遍历秦山川。但将痛饮酬,莫放离歌入管弦。

  萦绿带,点青钱。灞桥寒水碧连天。今朝放我东归去,后夜相思月满船。

  终南衡阳别业书房中,佳人白衣胜雪,悄然独坐。案上书卷横斜,墨香依然,只心绪却再无往日的宁静喜悦。

  一边的衡阳公主幽幽叹道:“上官姐姐,你这又是何苦?”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出行不久,竟然彤云密布,飘飘扬扬地下起了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此时天气尚不是非常寒冷,白雪落地既化,一路之上,泥泞难行。卢鸿在车内,看着窗外乱舞地雪花,回首长安,想着一年来的苦辣酸甜,心中别是一番滋味。

  回乡的路,总是一般漫长。(第五卷完)

  请收藏:https://m.ht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