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一章 血染的风采2_抗日之铁血征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恰好赶到原平镇。

  1937年的原平镇还只是一个千余户近万人的大镇子,远没有后来几十万人口一个中型城市的规模。镇子的周围是平坦开阔的汾河谷地,地里面种着高过头顶的红高粱。同蒲铁路还有公路在西关外公里处并行的通过,镇子的东面是一条由北向南的公路。

  平坦的大地上唯一障碍就是镇子周围,那并不高大的土堡,也许是明末清初,也许是清末的乱世让这个镇子修起了这个土堡,在风雨几百年的剥蚀之下,已经不过两人之高,这是原平的最后一道屏障,而原平也是十五公里之外的忻口的最后一道屏障!

  身材高大威武的姜玉贞,一脸粗犷的络腮胡。此刻的他面色凝重的在会议室的作战办公室里面沉思着。虽然姜玉贞治军有方,作战勇敢,在中**界小有声誉,但是此次以老弱之师面对残暴凶狠,战斗力火力强大的日军,胜负之间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自从上午接到阎锡山死守平原七天的作战命令之后,侠肝义胆的姜玉贞就向部下下达了,:“虽剩一兵一卒,也要死守原平七天!”

  再将村镇里面的妇孺撤离之后,两千多满脸毅然的原平的青壮男子留了下来,没有过多的话语,没有一丝胆怯,大家都明白要是不能守住原平,那么自己也将把自己的祖先的坟地丢失,将自己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土地丢失。

  腰粗的原木被从山岗上一颗颗的砍伐下来,修筑工事缺乏沙袋,居民就将自己家中的木箱装满泥土送到阵地前线,将自己家门口的基石送给部队,将自己家的门板送来给部队遮盖战壕。构筑阵地,扫清射界,标定距离,构筑防空洞防炮洞等零零碎碎的杂活都是在种地好手的农民帮助下完成的!

  这就更不用说那些家有余粮的父老乡亲,将自己家中最好的白面送到军中劳军!这无一不让196旅的士兵,感受到最为诚挚的敬意,很多老兵油子都落下热泪,晋绥军将他们当杂牌看待,可是无数的百姓却因为他们努力抗战,因为他们的不扰民而如此对待他们,几十年没遇到过的情景,怎能让他们,不以热血报之!

  按照姜玉贞的部署,391团据守火车站,392团据守公路,413团为预备队,旅炮兵营列放在镇内。准备和日军大战一场。

  因为19军仅仅只是困守于淳阳县城,以至于不过一天时间,日军的先头渗透部队,就出现在火车站一带。一阵激烈而短促的交火,以日军的渗透部队的退却而终结。不过任谁也知道日军的大队人马即将到来,除了对位于自己前方的十九军有点怨恨之外,更多的是对自己前景的担忧。

  日军遗弃尸不过五十余具,加上被拖下去的轻重伤员加起来也不到2oo人,可是坚守火车站的

  请收藏:https://m.ht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