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四十三章 坑杀降卒_反穿越调查局之先秦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国人久居北地,环境多为苦寒之所,因此他们性格耿直刚烈,吃苦耐劳,这一点与地处西部的老秦人非常相像。而自赵武灵王实施胡服骑射的改革之后,赵军在武器装备和战法思想上也发生了质的飞跃,转眼便跻身军事强国之列。

  放眼天下,能跟秦国锐士一较高低的,恐怕也就只有赵国铁骑了。

  此次的长平大战,若不是秦国君臣上下齐心、军事外交双管齐下,最后又充分利用了山川地利的优势,五十万秦军对阵四十五万赵军,一刀一枪硬拼的话,胜负结局恐怕还真的很难说。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战无不胜的名将白起,已然对赵国、对赵军,产生出了一种强烈的戒惧心理。

  无论如何,不能放这些人回去!

  赵国目前还有数万北疆精锐,他们常年抗击匈奴,战力远胜长平这边的赵军,其统兵将领李牧虽然还很年轻,但也已然隐隐有了一代名将的格局,如果这二十万降卒平安返回,拿起武器便又是一支强军,到时候与李牧的北疆军团会师在一起,秦国恐怕再难有今天这种胜算。

  那样一来,长平之战就等于是白打了。

  出于对长远战略的考虑,武安君下定决心,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手段,彻底解决赵国的问题。至少,也要把这个强大的对手削弱至苟延残喘的境地,让他无法再翻身,好为大秦日后的宏图伟业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于是,在白起的命令下,秦军于太行峡谷之中开始了针对赵国降卒的大规模坑杀行动。

  最开始,秦军先是命令赵国伍长以上的军官进行集中。这样的要求,当时给了赵军一个错误的信号。因为在以往的诸侯国战争中,被俘虏的人员里面,通常都是军官们首先会得到礼遇和释放。所以,当秦国人说让当官的都站出来时,几乎所有人都猜想,这一定是赵国派使者来议和了。要么是割地让城,要么是缴纳大笔赎金,来换取将领和中下级军官们的平安。

  大人们都释放回家了,咱当兵的也就快了。

  抱着这样的心态,赵军的那些副将、偏将、都尉、校尉、百夫长、什长、伍长,大大小小的军官们都兴高采烈、喜气洋洋的跑了出来,按照秦军的要求,规规矩矩排成了几列整齐的队伍。

  秦军将校一声令下,指挥着手下兵马,押送这路队伍向着太行山脉深处进发。临行前,不少赵国军官还笑呵呵的安慰仍然留在原地的老部下,让他们千万别着急,安心等候回家的好消息。

  然而,这支满怀希望的军官团,却自此一去便再也没有了半点音讯。

  在秘密的处决了数千名赵国中下级军官之后,二十万赵国降兵彻底变得群龙无首,只能成为砧板的鱼肉、待宰的羔羊,乖乖等待着悲惨命运的降临。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

  请收藏:https://m.ht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