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百四十五章 东德挽歌(五)_帝国重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贷款,虽然无法拿到最丰盛的那块蛋糕,但中国人的手段却相当务实,也根本不去掺和那些获利丰厚的资本运作。而是将目光盯在技术、设备和人才的引进上。

  往往是欧洲人在进行“资本运作”拿到东德企业之后,中国商人便会一拥而上。或者干脆将整个工厂打包,或者组成一个采购团将某个工厂的所有经营资产彻底拆散吞下消化。

  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和中铁建投签署了战略联合协议,为在东德有中铁建投银行认证的中国商人提供“整体担保”服务。

  至于中铁建投提供的抵押标的……

  这其中懂得自然是懂,英法荷瑞等国内部则是守口如瓶。虽然要被中国人割去一大块肉,但好在中国人识趣的没将手向着金融领域伸进来。欧洲各国金融资本最多就是少赚一点,可如果能将胡文海手里那笔要了亲命的保险赔款窟窿堵上,也算是赚了。

  哪怕东德这边消化不了,抵押过程中这笔钱的流动性也就失去了。欧洲的金融保险集团们,算是获得了短暂的安全感。

  对于欧洲金融资本来说,他们需要的是从东德抽血,西德需要的是东德的劳动力和市场。而东德的工业设备和技术,原本就属于需要掐死的那一部分。

  只不过多了一批中国人来分蛋糕,东德原本历史上还能仅剩的工业能力算是彻底破产。而为了弥补亏空,金融资本们也不得不比历史上更残酷的加剧了对东德的收割。

  与这些腥风血雨相伴的,是大量的工业设备开始被拆卸运走。它们有的向北从不莱梅港出海,有的则向东运往了乌克兰的利沃夫。

  在那里,一位名叫弗拉基米尔的苏联克格勃,正在着手将这批货物向着远东继续转运。

  请收藏:https://m.ht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