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一章:淞沪大撤退_血魂193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回撤退命令,你们仍要坚持原阵地死守。已经撤出来的部队马上返回原阵地,阵地已被日军占领的,属于哪个部队的,就由哪个部队负责恢复!”

  此言一出,众将哗然。

  这样的局面,最高当局居然还要让他们这些疲惫之师发起反击?

  日本人可是刚刚又上岸了4个师团的精兵,三战区早已无力支持了。

  可是最高当局的话就是命令,没的改!

  委员长已经拍了板,这个会再开下去也就没有什么意思了,军情紧急,各路部队的指挥官立刻赶回自己的指挥部,开始按照最高当局的命令调整部队的动作。

  后队改前队,前锋变后卫,可是想要一把拉住已经脱了缰的野马又是谈何容易?

  统帅部的朝令夕改,使得淞沪战场上的中国军队陷入一片混乱!

  没有接到新命令的部队在继续后撤,已经接到回返原阵地命令的部队又开始向前线折返。公路上人喊马嘶,塞成了一团。本来就很没有秩序的部队之间开始相互夺路,混在一起高声叫骂,很多部队都失去了控制,军官找不到士兵,士兵找不到军官。

  淞沪地区的几十万部队经此一折腾,各条战线顿时都变得格外的脆弱。

  日军大本营鉴于第10军已进抵松江城下,自认已是胜券在握,于11月7日命令华中方面军“扫荡上海附近之敌,结束淞沪会战”。

  各方面的日军随之加强了攻势。很快,第10军占领枫泾,向西直指嘉兴、平望。

  顾总长急了,要是再不撤军,那么淞沪地区的中央军精锐就会被日本人包了饺子,陈辞修也被顾总长说动了,两个人一起来找最高当局,要求立刻撤军。

  其实在顾总长和陈次长要求觐见之前,最高当局已经后悔了,他想起了蒋百里提出的建议,有些愧疚的最高当局特地打了个电话回南京让人好好的安抚蒋百里,然后最高当局开始认真的打量起地图上的三条国防线。

  黄浩然曾经提议过依托国防线防御,看来现在真的要走这一步了!

  如今撤退已是不可避免,但是如果只是一味的顾着逃命,那么很有可能会在日军的追杀之下尸横遍野,要撤军就要先有个稳固的防守依托,从参谋送来的资料来看,国防线附近虽然有10个师的番号,不过大部分都是在淞沪损失惨重的部队,黄浩然的99军这样一个三师一旅的大单位就显得格外的显眼。

  再联想到黄浩然一个月前在南京说的话,似乎那个时候黄浩然就对日军今天的动作做出了判断,只可惜时间隔得太久了一些,最高当局早就将黄浩然的报告交给了总参谋部去论证,可惜那些军事专家们研究到现在也没能得出个结论。

  最高当局也忘了有这份报告。

  如今再说这些,未免有些马后炮的嫌疑。

  “委员长,我们

  请收藏:https://m.ht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