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六章:蠢人_血魂193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吃亏的,就老实的承认吃亏,并且求于吃亏之后,有所以抵偿”,“战呢,是会打败仗的”……

  汪兆銘的羽翼周佛海对中日之战也有他的“妙论”:周佛海认为“中国没有一件能与日本比拟,如果战争扩大并延长下去,日本自然也感到困难,可是日本感觉到痒的时候,中国已痛不可忍了”!

  在汪兆銘以及他身边的那帮“投降派”们看来,“抗战必败,抗战必亡”。他们只看到了中日之间军事和工业力量上的差距,却对中国人民蕴藏的潜能和韧性没有丝毫的认识。

  这就是汪兆銘在战略眼光上和最高当局的巨大差距,最高当局虽然对抗战进行到现在吃的一连串败仗感到十分的苦恼,但是最高当局很清楚的知道他手里面还有两百多万军队,中国地方大,又有的是人,日本人还没有那么大的胃口将中国一口吞下去!所以最高当局高喊抗战口号时候的腰板还是硬的,而汪兆銘却早就得了软骨病,没的医了!

  冯玉祥曾经跑到最高当局面前告过汪兆銘的状,冯玉祥说汪主席对他说现在大家都在高呼“抗战到底”,可是这个“底”到底在何处呢?冯玉祥回答道打到“日本无条件投降”便是底!汪兆銘居然大笑不语......

  最高当局知道冯玉祥的这些话在汪兆銘这个秀才听来简直是一个丘八的狂妄无知,这位南京政府的中央政治会议主席已经栽进了他的“投降论”里面爬不出来了!

  这个汪兆銘自从到武汉以来就没少搞小动作,在他授意下,周佛海、陶希圣等人在汉口组织了一个以媚日为宗旨的文化团体:“艺文研究会”。

  “艺研会”成立后,汪兆銘的“低调俱乐部”总算是有了自己的话语平台,活动也更加频繁,他们的“亡国论”在战时首都甚嚣尘上。在“艺研会”的舆论推动下,汪兆銘已经从鼓吹“和平”转为了明目张胆反对抗日。

  在恐日心理的左右下,汪兆銘千方百计寻找“和”的机会。德国大使陶德曼出面调停中日战争,这正中汪兆銘的下怀,两人“款款而谈”,他认定“和平有望”,对抗日毫无热情。

  11月的时候陶德曼向南京方面透露了日本讲和的条件:(一)内蒙成立自治政府;(二)华北非武装区域扩大,主权归南京政府,治安由中国警察维持;(三)上海非武装区域扩大,治安由国际警察管理;(四)中国停止反日排日政策;(五)共同反共;(六)减低日货关税;(七)尊重外国人在华的权利。

  这样的“和平信号”让汪兆銘欣喜若狂!他在汉口民众团体代表会议上演讲时对德国大使的调停公开表示欢迎。汪兆銘说:“如开始讲和,不可失此机会。”12月5日,汪兆銘在接受《新闻报》记者采访时还说

  请收藏:https://m.ht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