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一章:时事变迁_血魂193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的得意,这几天从最高当局嘴里面时不时的便会蹦出一些那篇文章里面的句子来,要是这篇文章的作者现在站在最高当局面前,钱大钧敢肯定宣传部又会多出一位副部长来。

  主子既然开了口,钱大钧就得接话,好在这几天这样的对话已经有过了好几次,钱大钧现在应付起来已经是驾轻就熟,哄最高当局高兴,那可是作为侍从室室长的必备条件。

  南京、北平还有五战区的电报很快便被挑了出来,钱大钧安排的早餐也来很快,两碟点心一杯热牛奶,这是“夫人”和最高当局的私人医生制定的餐谱。

  最高当局拿起装牛奶的杯子喝了一口,这杯牛奶从厨房送出来的时候便量过了温度,加上在路上消耗的时间,现在的温度刚刚好是最高当局最喜欢的度数,南京撤出的人员陆陆续续来到武汉之后最高当局使用的很多东西又恢复到南京时期的标准,为了这一切,钱大钧没少花心思。

  “钱室长,你也用一些吧,天一亮就得连轴转,吃不消的......”

  钱大钧的努力工作得到了回报,最高当局的这几句话让钱大钧受宠若惊,他赶紧回答说自己现在还不饿,最高当局也没有继续这个话题,侍从室有侍从室的规矩,偶尔的一些小事情可以轻松一些,不过最好还是一切都按规矩来的比较好。

  青岛于今天早上落入了日本人的手中,这座优良的军港城市日本人一直惦记了很久,当年将德国人从山东赶出去的便是小日本,要不是后来在国际社会的干预下中国赎回了山东,日本人早就把山东变成第二个满洲国了。

  当“七七事变”的枪声刚刚响起,台湾附近的日本第三舰队第十战队、第十六驱逐舰便匆匆赶到青岛。日本人在青岛的日侨组织“青年义勇队”“在乡军人”在市区巡游,赶修工事,收集情报,内外呼应;8月14日,在日本对上海发动了军事进攻后的第二天,急不可待地制造“德县路事件”,制造战争借口。这天下午,日本海军陆战队6名士兵列队行至德县路,其中2名拒绝到上海作战的日本士兵被2名身穿便衣的日本浪人袭击,死伤各一,这就是所谓“德县路事件”。5分钟后,日本海军即进入临战状态,将舰艇炮口对准市区,日舰抵岸。

  12月18日,时任青岛市市长的沈鸿烈下令实行“焦土政策”,用炸药炸毁了日本在青岛的青岛啤酒厂、丰田油厂等多家工厂和自来水源、船坞等,大火烧了三天三夜;12月25日,下令将困在胶州湾的二十余条军舰、船只凿沉,12月30日,青岛沦陷。

  山东半岛上的又一颗明珠被插上了太阳旗,在抗战开始之前,最高当局对青岛这样的小城市可以说是没有什么感觉的,在连续丢失了上

  请收藏:https://m.ht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