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无题_16_九零年代富二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些心热,再努力几年,也让老婆孩子住上大别墅。

  这个年代做父母,最听不得一句话,那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有,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也要给自己家的孩子。

  于丽英态度立即就软了下来,换个角度想想,乐意给孩子花钱总比什么都不管好。

  方季康去上海,也给于丽英买了件进口的风衣和高跟鞋,也是看那家女主人穿得好看,去商场转一圈买了的,九十年代哪知道什么风衣,乡下更是保守,于丽英穿着是很喜欢,可总觉得有点穿不出去,买回来试了一下,就压了箱底。

  生意上的来往多了,方季康也发现在镇上是不太方便,天湖镇离市里太远了,人家远道而来,镇上也没有什么好的酒店和饭店,请客吃饭也是个问题,有时候还是要回市里去。

  但厂没办法搬到市里,方季康去外地的公司谈生意的时候,那家公司都会派车来接,方季康每回都只能叫出租车,一次两次也许不算什么,但如果从长远考虑,也许还不如买一辆车,也好给公司撑个脸面。

  同时,崔成和江力威也说了好几次生产线老化的问题,每年都要维修好几次,有时候要耽误两三天的工时,方季康和张顺良讨论了一下,决定从银行贷款一百万,买一辆办公的轿车,其余的用来升级生产线。

  如今看来,一百万反而没有当初的十万来得可怕,今年公司的净利润达到了二十万,方季康相信明年会更加好,而他们想要快速发展,高投入必不可少。

  而银行也很乐于借钱给康达这样已经发展起来的企业,贷款很快就下来了。

  94年底,方季康开了一辆桑塔纳回来,对整个镇都是极大的震动。

  对于平均月收入只有几百块的九十年代来说,二十万的桑塔纳简直是不敢想象的,在现在车是比房子还贵的东西。

  方知浓却是知道,二十年后,车也还是这么点价格,然而人的收入却上涨了十倍不止。其实定价局,比想象中要有智慧得多。同样的有高铁火车票,90年代也是几十块钱一张,几十年后同样还是几十块一张,通货是会膨胀的,收入也会上涨的,稳定住物价,慢慢等人民收入提高,是很不错的经济手段。

  但放在现在,其实买车比买房不划算多了,房子在二十年后会涨不知道多少倍,然而车,在买回来的瞬间,已经打了个折扣,在二十年后,能卖两千就不错了。

  她还记得上一世她的父母在买车和买房中犹豫,一念之差,在过了几年后,想要买房,却发现已经赶不上房价了。

  不过,方季康是生意人,生意人都需要好车撑场面。她做金融投资顾问的时候,见多了开着宾利法拉利,背后却是一堆债务的人。

  就像现在的方家,和别人说他们家没钱,谁都不信,谁能想到方

  请收藏:https://m.ht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