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章 初砺胡锋之一(上)_新中华春秋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如此一来,淮安城中的克复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献王大军在两淮的战略态势,还是需要两线做战。面对着强大的满洲兵团,付明与幕僚们深知,决不可轻易分兵,但是若不分兵,则首尾难顾。当初,定下急速北援的调子时,付明就想到了这一局面,不来淮安则仍有安全逃离两淮的可能,一旦北上,则只能死拼硬挺了。于是为了确保扬州城安全,按原定计划,在攻破淮安后不过一个时辰,薛云飞、苏克萨哈便奉谕,率领着一万近卫铁骑南下驰援扬州。临行前,付明亲自将两位大将送至城外。

  根据付明的推测,今天夜里,自凤阳出兵的刘良佐,不是进抵盱眙就是在泗州驻扎。薛云飞也同意这一看法,他向付明保证,定会星夜急奔,赶在明早之前进驻广陵,这样也好仔细准备一番,以逸待劳。

  付明对薛云飞非常信任,但是骑兵主力走后,淮安城中包括近卫师步兵主力,再加上原来的淮安大营合兵后仍不足三万,怎么与鞑子斗啊。下午与史可法等阁老、大臣们做劫后余生的第一次见面时,群臣深感忧虑,付明却只畅怀大笑,说了些大气的话,给众人打气,也是为了安定军心。

  想到那帮子老家伙,付明的嘴角荡起一丝略带嘲弄的笑意,真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哟,自己的这场胜仗对这些文官们的刺激很大,以前还矜持自重的他们,可能是意识到献王的力量,或者说是感激献王的救命之恩,总之也开始说一些献王天纵神武、乃不世英主之类的话出来。付明忘不了高弘图再次见到自己时那激动的神情,劫后余生啊。几位老臣跪拜在地,花白的头发与拌动着的胡须让付明心中不安与感动,他还是不能适应比他年龄大很多的老者对他行大礼。

  史可法是被救诸臣中最气定神闲的一位,宰相心胸,这是付明见到他后的第一反应,若是天下升平,史公凭其理国之才干定是位出色的太平宰相吧。史可法何尝不在观察着这位小亲王,南京匆匆一晤,献王眼中那迫人气魄的炙热目光令他久难忘怀,想要使献王取福藩位而代之的念头一闪而过,却是弥久而愈坚。所以,才有了此后的种种,现在机会终于来了。史可法不想在立储的问题上再犯同福藩一样的错误,这次他认准了献王,绝不再妥协让步。

  众臣看到史可法与从徐州回来的韩赞周一道,代表先帝钦命的南京三大守臣劝进,纷纷认为监国不在话下,就是登基称帝也在情理之中。就连此前持保留意见的姜曰广、高弘图等人也不得不随声附和。在这件事上,陈子龙非常的卖力,包括献王发过的那些决不当皇帝的毒誓也能统统推翻,黄宗羲、顾炎武等人更是不遗余力。《尚书》、《大学》,《论语》

  请收藏:https://m.ht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