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章初砺胡锋之三(下)_新中华春秋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些鞑子们身着亮银甲,手中长过一米的马刀白映如雪,在正午阳光的直射下,远望去白茫茫一片,这似乎大江长江涛涛不绝的滚滚白浪眼看着就要吞没陆浩天的四千多马步兵方队。

  身在阵中,望着这森然的刀网,陆浩天的脸肉不觉微微一抖。女真人多少年在深山老林中生生息息,秉性剽悍,祖祖辈辈为抵御外侮,防范猛兽,练就了无数极为精深的兵器冶炼技艺,真可谓寒泉冷铁、霜刃电芒。便是那马上马下的刀术劈刺、阵前阵后剁搠搅剜,几乎从娘胎里一出来便须练得娴熟,犹如耕耘纺绩,日日不辍。虽没有什么神奇幻化的名色,但那狠辣绵密、泼风啸海,委实是浑然天成。几十年来,被清兵屡战屡败的明朝官兵谁人见了满洲的长刀与狼牙棒不心中发怵。且不说淮安城中这两、三万人马,就是强盛似昔日洪承畴麾下的八总兵近二十万雄兵不也在满洲阵中灰飞烟灭。眼下,面对这险恶境象,怎不叫陆浩天竦然而惕然?

  “咚!咚!咚!”

  就在这时,远方阜城门上有鼓声响起,那鼓声洪亮凄厉,在一马平川的淮安城前的原野上隆隆回响,令人气为之夺。

  “是主公”,陆浩天隐约看到了在城头上献王大旗下有人在擂鼓,擂鼓之人黄衣白袍,不是献王殿下,更是何人。不仅陆浩天看到了,他手下为鞑子骑兵强大阵势骇破胆的将士也看到了,全军士气为之一振,被敌人吓得停滞的脚步开始缓慢地移动起来。

  就连在远处山包上督战的豪格也注意到了擂鼓的献王,在手下汉人笔贴士的一番指指点点之下,他才知道此人竟是贵为当朝八千岁的大明献王。与明朝征战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亲临战阵的汉人亲王,这鼓声震天动地,浑厚沉着,绵密如夏季落雨前滚动不绝的阵阵雷霆,令敌心悸,令己强心,分明是深得战鼓精髓。豪格那看来粗旷的脸宠这时变得凝重起来,也许此人还真是必须重视的对手,他抬头向天空望去,万里无云。

  在新城把守观望的朱明理也听到、看到了主公的擂鼓,他实在没想到,主公还有这一手,那鼓击打得越来越洪亮,越来越憾魂摄魄,驻守新城的近卫师的官兵们的心随着鼓声的加重,越跳越快,越跳越急,仿佛要跳出胸腔,手中的兵器竟握出了汗水。

  旧城城头上的刘肇基、李本深也在凝神倾听,那鼓声仿佛轰雷落于平野,又好像天河倾斜于眼前,炸雷般的鼓音宛如长江大河滚滚而来,一浪高过一浪,又好似百万雄兵冲杀于战阵,铁蹄踏碎万里山川。献王今天上午的训话不由得在耳边响起:“大丈夫身处乱世,当披甲上阵,玉带金钩,万里觅封侯,用血、肉、刀、剑打出一个爽朗朗的清平世界!”

  击鼓的的

  请收藏:https://m.ht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