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18章 秦淮河畔的尸体_大明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18章秦淮河畔的尸体

  从小安德门返回应天外城,在往东北方向的秦淮河过去的路上。

  孙成始终想不明白一件事。

  即,这一伙倭人到底是在什么人的帮助下,潜入应天的,又会如何躲避锦衣卫的追查。

  甚至于孙成进行过换位思考。

  如果他是那队倭人领头的,如果是想要在禅让大典上进行破坏,意图刺杀整个明廷的高层,那么就绝不会在正月里先杀三人,然后又在应天知府衙门对面的宅子里,杀光里面的三十七人。

  这是有违逻辑的。

  如果倭人们所图乃是禅让大典,就不可能在此之前打草惊蛇。

  但这些倭人还是这样做了。

  在应天百万臣民眼皮子底下,犯下惊天动地的命案。

  一下子,就将他们自己暴露在了锦衣卫眼皮子底下。

  这帮倭人恐怕并不愿意在此之前暴露他们的存在。

  孙成敏锐的感觉到,这件事情肯定是那些帮助倭人潜入京师的幕后之人要求的。

  但是这些人又为何要这样做。

  不顾倭人暴露在锦衣卫面前,也要让他们杀人?

  黑夜里的应天城,显得有些清冷。

  而为了保证活动,锦衣卫们并没有穿太厚的衣服,不过因为长时间的奔跑,每个人都是面红耳赤。

  夜色很好的掩藏了孙成他们的活动路线。

  而应天外城也并没有和内城一样,有着密集的人口居住。

  外城区域,更多的是村舍和田地。

  这在应天城扩建的时候有过考虑的。

  当应天城受到外敌围困的时候,应天城还能保证有一定的粮食供应。

  不过眼下这种安排,似乎已经有些过时了。

  肉眼可见的,大明朝的京师之地,不太有可能会遭受到外敌入侵,更不要说是被敌人围困了。

  也正是因此。

  直隶总督衙门和应天府这段时间,正在商讨着,是不是要以应天城的外城为试点,尝试新的城镇和农村结合经济尝试。

  其实这件事情已经有些基础了。

  这几年应天府的官办和民办工厂,有不少都是建在应天城外城区域的。

  说回孙成他们这一队人。

  等到子时末。

  孙成他们终于是赶到了外城秦淮河南岸。

  外城南岸西边,是正阳门外大街。

  正阳门外大街的东边,是京军大校场,平日里兵马操演亦或是点兵出征,多是在此处进行的。

  但寻常时候,大校场这边就是一块巨大的空地,也没有多少兵马驻守,只有几队官兵负责日常的维护。

  过了大校场,就是中和桥街。

  穿过街道,则是一片临近秦淮河的荒地。

  荒地对面,西边是正阳门外的山川坛,东边便是天坛。

  两处地点的中间,是金陵美景之一的神乐仙都。

  而神乐仙都又是因为此处的神乐观闻名。

  神乐观掌祭祀田地、神祗及宗高、社稷时乐舞,观内有提点、知观等官员。乃是洪武

  请收藏:https://m.ht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