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8章 办学堂_枣儿沟发家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枣儿沟发家记!

  村里多了些小鸭子,也多了几分生气。每天一大早就能听到河边稚嫩的叫声,还有孩子们的嬉闹声。

  出来放鸭子的都是半大的孩子,平时上山捣蛋下水摸鱼的事做熟了,放个鸭子算不上什么,江逸可不放心还没有野草高的小宝整日往河边凑。

  江逸干脆在对着侧门的空地上挖了个半米深的小水塘,引进河里的活水,又种了些水草,就成了小宝放小鸭子的地方。反正从院门口往北一直到河边的地全是他家的,就算他挖个大坑别人都说不上什么。

  于是,小小放“鸭”郎的生活就开始了——小宝每天一大早就自己打开侧门,把小鸭子们赶到水塘里,傍晚的时候再点好数,从侧门把它们赶回来。这样让小鸭子们形成习惯,以后自己就能按时回家。

  通过这件事,江逸发现了一个他一直忽略的问题——小宝早该启蒙了。他都五岁了,竟然从一到一百都数不清。

  现在他家有二十只小鸭子,小宝也就跟着学会了从一数到二十。不知道以前是不是因为口吃的问题,小宝在学习上竟然被忽略得彻底。

  江逸跟苏云起说这件事的时候,苏云起心里也正琢磨着。

  如今小宝过继到他已故父母的名下,可以说是正正经经的长房嫡子,名义上就是他的亲弟弟。苏云起父母早逝,然而长兄如父,他对小宝的要求自然会比以前要高上许多。

  江逸想给小宝找个学堂读书,他首先争求了一下小宝本人的意见,没想到小家伙对读书异常期待。

  “你现在要放小鸭子,还要帮小黑洗澡,还要拉着小灰去吃草,如果再加上读书的话,就一点儿玩的时间都没有了。”江逸拿话逗他。

  小宝一本正经地想了好一会儿,最后还是坚定地说:“要读书。”

  江逸带着笑意摸摸小家伙的小脑袋,满意极了。

  可是,当他打听过后悲催地发现,村里压根就没有学堂。不仅枣儿沟没有,整个银坊镇从南到北十来个村子,没有一个有学堂的。

  至于那些大户人家的孩子,都是自小上族塾,考过童生之后就送到县里的书院。

  江家以前也是办过族塾的,先后也出过几个秀才。可是这几年枣儿沟越来越穷,即使族里拿得出钱也请不来先生。

  小宝这么小,总不能送到县里吧?江逸听说古代读书规矩可多了,吃不好住不好,没准还得挨师兄们欺负,想想就舍不得。

  江逸挠着脑袋琢磨了半天,还是没想到好对策。

  最后,苏云起看不惯他连日里神色恍惚的样子,把人按在饭桌前,强硬地说道:“你好好吃饭,吃完我给你支个招。”

  江逸仰头看了他半秒钟,果断端起饭碗,认认真真吃完了大半桌子菜——他心里明白,苏云起说的“好好吃饭”可不是随意扒几口就能应付过

  请收藏:https://m.ht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